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怎么参加 青少年足球如何踢得准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怎么参加 青少年足球如何踢得准

文章插图
7月2日,苏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赛况 。视觉中国供图
 
7月10日下午,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启动仪式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中国足球协会主席陈戌源以及来自杭州市10所学校的3000余名师生及家长现场参与 。
 
3场揭幕战包括8人制、25分钟半场的U11男子小学组、U12女子小学组的比赛,和35分钟半场的11人制U13男子初中组比赛 。参加揭幕战的6支球队,分别来自校园足球和社会青训机构,其中U13初中组的浙江能源绿城足球学校,是深耕青训近20年的职业俱乐部足校代表 。
 
打破参赛壁垒,摒弃锦标主义,普及足球运动,提升足球人口,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创办之宗旨 。自6月1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联合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到如今赛事正式落地仅1个月时间,也足以看出“体教融合”的迫切需求 。
 
“外战惨淡”无碍青少年发掘足球乐趣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校园足球、社会青训机构、职业俱乐部梯队高度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动的全新模式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说,“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也是推动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深化‘放管服’协同治理的有力试点,是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专业优势,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对足球运动普及、后备人才培养和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据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了解,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45个赛区的赛事组织工作正在推进当中,“报名踊跃”,高中阶段的比赛将于8月下旬(男子)和9月初(女子)开始第一阶段赛事,初中年龄段全国总决赛于7月31日开始,小学年龄段的赛事,将根据各地实际安排进行 。
 
“学校、体校代表队与社会青训机构、职业俱乐部可以联合使用球队名称,在校的俱乐部队员也可以参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就是鼓励专业资源与学校加强合作 。”中国足协男足青训部部长、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执行秘书乔岱虎说,“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各方优势资源互补,共同促进青少年球员健康成长 。”
 
学龄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是支撑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庞大规模的坚实基础,这是“中国足球低谷”背后的宝贵财富 。
 
史无前例吸收的多名入籍球员,没有能够帮助国家队通过2022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更早时候,国奥队也“习惯性”无缘2020东京奥运会——连续多年缺席奥运会和世界杯,单以国字号成绩衡量,中国足球就连“亚洲二流”的定位都需要努力争取 。正是“外战惨淡”背景下的青少年联赛才更显可贵 。事实上,足球自始至终以其独特魅力活跃在民间街头巷尾,至少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在北京市的采访中了解到,最近几年12岁以下年龄段“初级足球人口”,并没有因为各年龄段国字号球队的糟糕成绩而有所减少,这一现象可以在若干社会青训机构得到证实 。
 
快乐足球专治“性格孤僻”
 
“我们发现有很多小学员的家长,其实根本不关心职业足球,也不知道国家队球员的名字,根本不算是球迷,但是他们会让自己的孩子来踢球 。我们真的很欢迎这种没有任何‘想法’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绿茵场上,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这是足球的‘新兴人口’” 。北京爱踢客青训机构创始人之一李钊说,“我们进到校内的足球辅导课和校外的足球培训基本上各占一半业务量 。我们是跟着校园足球的热潮走过创业初始阶段的,是校园足球的受益者,其实对我们这种纯社会性的青训机构来说,让孩子喜欢看足球、喜欢踢足球,培养出他们的足球乐趣就达到目的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