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加速度”的背后,凝聚的是什么?( 二 )
穿上降温新武器“冰衣”
向采样点进发
03
团队作战高效完成
“李医生 , 好久不见!”
“今天是周护士长带队啊 , 辛苦你们了!最近采样顺利么?”
“居民们一如既往很配合 , 街道还给每个采样点配备了这么大的冰块和电风扇降温!”
记者走访当天 , 恰逢中心中医科主任李朝衡从隔离点重回桑城社区点位长岗位 。 虽然十多天不见并且隔着面屏和口罩 , 周晓珏还是一眼认出了李朝衡 , 不过 , 来不及聊上几句 , 采样工作正式开始 , 周晓珏转身投入采样工作 。
在巡视各点位过程中 , 李朝衡告诉记者 , 为高质量完成质量管控、应急处理、样本回收、后续扫尾等工作 , 自4月初接受中心指派 , 各点位长负责的点位基本保持不变 。 因此 , 各点位长和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支援医护人员以及不少居民成为好朋友 。
“李医生回来啦!”“小姚 , 你好!”桑城居委干部姚文婷 , 在为居民扫码间隙和李朝衡打招呼 。 据了解 , 疫情发生之前 , 姚文婷负责的一居民小区恰好与物业解约 , 封控期间该小区全部防疫工作都落在了居委的肩上 。 姚文婷感激地说:“阳性以及密接人员的转运、居家隔离人员入户采样 , 采样点以及行进路线科学安排 , 都多亏李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位医护人员的帮忙 , 才一次又一次顺利完成 。 ”
巡至一社会面采样点 , 记者看到扫码人员正逐个认真查看健康码 。 李朝衡说 , 由于前往社会面采样点参加大筛的人员中 , 不少是流动性较强的外卖/快递小哥、酒店住客等 , 因此特地派熟悉情况的中心医护人员负责社会面采样工作 , 一旦发现红码 , 医护人员会立即采取措施 , 做好红码人员隔离 ,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 , 第一时间遏制病毒扩散 。
李朝衡重回“点位长”岗位
社会面采样点
04
送样及时保障准确
“我们的任务是把样品在两个小时内送到实验室 , 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 ”根据筛查要求 , 各采样点每半小时需要把已完成样品试管集中封袋 , 放置到各居民区临时收样点;与此同时 , 收样组三辆巡回收样车从中心启动 , 按照划块范围把各临时收样点的样品送回中心收样总站 , 再由送样车分批送往50公里之外的检测实验室 。
扫描样品袋上的二维码 , 确认袋内试管总数 , 然后前往下一临时收样点 。 收样组的工作看上去简单 , 难度却不小 。 中心检验科技师倪思宇是当晚三位收样员之一 , 他告诉记者 , 该项工作需要克服的难题是“晕车”——由于临时收样点多且间隔较近 , 收样车兜兜转转 , 再加上高温闷热环境以及需要穿防护服 , 收样员很容易“头晕眼花” 。
“为此 , 检验科、信息科的男同志们勇挑重担 , 成为收样队伍主力 , 财务科、人事科女同志们则在中心收样总站做好统计、封箱、发运工作 。 ”倪思宇还说 , “收工最晚的是送样的驾驶员们 , 单程50公里 , 往返一趟得2个小时 , 有时候送完最后一批样品 , 返回中心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 。 ”
临时收样点收样
中心收样总站统计、封箱
送样员将样品分批送往实验室
【采样“加速度”的背后,凝聚的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是 , 作为检验科技师 , 倪思宇早上7点就到达中心 , 为空腹验血患者提供服务 , 遇到大筛 , 工作将持续至晚上21:30 , 对于连续奋战近15个小时 , 倪思宇表示:“作为医护人员 , 居民们常亲切地称我们为‘白衣天使’‘白衣战士’ , 关键时刻 , 我们应该不负所望 , 以实际行动有所担当 。 ”
- 另类走路法“制造”美腿
- “蛙跳”式运动减将军肚效果好
- 因为“廉价”被人瞧不上的家居好物,用完直接被圈粉,幸好没退货
- 未遂的“吸脂手术”
- 减肥_把握住三个美臀好时机
- 新房装修牢记“5不拆”,不光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省心
- 日本女性很少运动,为什么却是全世界最瘦的有啥“秘籍”吗
- 聪明吃零食有利于减肥
- 能抵抗脂肪吸收的瘦身美食
- “绿灯”食物瘦身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