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获取更多精彩养猪资讯、猪价 , 请关注大鱼号:养猪一家人夏季炎热天气还在持续 , 受天气影响 , 蚊虫也多 , 猪的皮肤出现疙瘩、红点的越来越多 。 发病前期还不影响采食和正常活动 , 大多养殖户会认为是蚊、蝇、螨虫叮咬皮肤所致 , 但是按照此法处理效果很差 。 那就不好办了 , 不知道怎么原因该如何去治疗?今天就主要引起猪疥癣、猪痘、渗出性皮炎、湿疹、圆环五种疾病的区别分享如下 , 方便大家鉴别诊断
1、原因分析
(1)圈舍卫生条件差、湿热熏蒸、皮肤不清洁、通风不好、饲养密度大等 。
(2)饲料单一、营养缺乏 , 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和缺锌等 。
(3)昆虫蚊蝇增多 , 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 , 新陈代谢絮乱 , 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该病发生 。
2、鉴别诊断
【皮炎|早发现早治疗!夏季猪场都在发生五种皮肤病】(1)猪疥癣
猪疥癣又称猪癞 , 由疥癣虫寄生引起 。 对仔猪危害严重 , 常成为僵猪 。 寒冷季节发生较多 , 多寄生于猪的耳、眼、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 , 导致皮肤发炎发痒 , 常见落屑、脱毛 。 皮肤呈污灰白色 , 干枯 , 增厚 , 粗糙有皱纹和龟裂 , 猪只消瘦 , 失去弹性 , 有痂皮 , 常擦痒不止 。 病猪生长停滞 , 精神萎靡 , 日益消瘦 , 重者可引起死亡 , 内脏无病变 。 治疗:用精制敌百虫配成0.5%的水溶液 , 先擦患 , 部或喷洒猪体 , 5天后再治一次 。 饲料中添加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粉可预防 。
(2)猪痘
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 , 四季均发 , 但多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点、丘疹、脓疱、结痂 , 脱落愈好 。 猪痘无特别疗法 , 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 控制猪痘的方法 , 就是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 。
(3)渗出性皮炎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 , 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 。 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泡 , 水泡破溃后水泡液呈棕黄色 , 如香油样 , 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 , 有痒感 , 痂皮脱落后 , 露出鲜红色创面 。
治疗:肌注青霉素 , 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分钟 , 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 , 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 。 对初发少数病灶直接涂上龙胆紫 , 效果很好 。
(4)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 , 夏秋季节发病较重 。 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泡、脓疱 , 形成溃疡 。 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 , 糜烂或化脓 , 猪体消瘦、虚弱 。 无传染性 , 体温不高 , 丘疹不规则 , 有奇痒 。 急性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 。
(5)圆环病毒
又称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侵害皮肤和肾脏 , 发病率高 , 病程长 , 尤其是在夏秋季节 , 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 当下各地都有流行 , 给猪友们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 在此做重点介绍 。 过去:一般认为猪皮炎肾病综合症主要侵害生长猪和育肥猪 , 尤其是10~15周龄的猪多见 。 造成猪只生长速度减慢 , 死亡率上升 , 而且还能导致免疫抑制 。 现在:发病日龄提前、发病形式趋于温和 一窝猪内可能只有个别发病 , 发病率、死淘率低 。 原因可能是在饲料或饮水里添加药物 , 特别是黄芪多糖及其他多糖类物质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 抗菌素减少或减轻了继发感染所致 。 猪皮炎圆环临诊要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