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石油工业,古装剧里的红蜡烛应该是不存在的吗?( 四 )


③用植物油 , 它出现的要晚 。技术所限 , 榨油不易!宋有《卖油翁》人工榨油比这要早 , 明代榨油发达了 , 有个《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 。
甲骨文金文都有对字 , 所对之物 , 就是灯台 。此为商代有用动物油或蜡烛照明的实例 。有意思的是 , 有一个对字 , 其對字旁边不是“寸(手)” , 而是犬 , 表守护 , 防备被小动物吃掉的就是灯碗里的动物油 , 可能性大(而不是蜡) , 见下图 。
上图中“對” , 左边就是灯台 , 右边是“犬” , 见于周初《太保簋铭》 , 犬表示“守护” , 不叫其它动物吃掉灯碗中的油 , 此是唯一带犬字旁的金文 。
④早在春秋时期有人工养蜂的记载 , 说明会有蜂蜡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 有的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还可以从蜡树上获得 。蜡并不易得 , 当然珍贵 。晋代有个“石崇斗富”的故事 , 其中之一是石崇拿蜡烛当柴烧 , 暴殄天物 , 穷奢极欲 。到了唐代 , 蜡的生产多起来 , 能用上蜡 , 被看成新鲜富裕事 。文人墨客笔下有不少写它的 , 如“今夕复何夕 , 共此灯烛光”“洞房花烛夜 , 金榜题名时”(老杜)“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 。”等等 。
至于蜡烛的颜色 , 那时候就是天然的黄蜡较多!白色也有 , 红烛就是加了染色剂的 , 也必然有 , 就是贵重的稀罕物 , 平常人家不会常用 。至于舞台戏剧中有红烛 , 作为艺术 , 来源于生活 , 但可以高于生活 ,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了!
由于现代古装剧不着边际的浮夸 , 以及那些文人骚客的烂笔头的渲染 。很多人都觉得古时候都是繁华盛世 , 老百姓都安居乐业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康熙乾隆!个个都英明神武 。但是如果你随便穿越到那个年代 , 就可不像那些脑残网络小说上写的那么好玩了 。处处都是一片荒芜 , 人人都食不果腹 , 衣不遮体 。大家可以搜索过去老北京的照片 , 看看天子脚下的景象 。然后想想十八线的小地方 , 自己估计一下是什么样子 。
古代有蜡!有烛!没有蜡烛 。古装剧里的红蜡烛都是导演臆造出来的 , 洞房花烛的烛并不是指得蜡烛 。"烛" , 火和虫子聚在一起 , 指的是旁边有虫子飞的小火光而已 。花烛 , 就是有颜色的小火光 。在这里是形容词 , 不是名词 。一般都是用红纸围的油灯 , 就是有蜡烛也不会用 。何况根本就没有蜡烛 , 和蜡烛没有半毛钱关系 。
先说电视剧里的那些豪华场面 , 特别是皇宫里 。大家仔细推敲一下就可以想通了 , 如果同时有蜡烛和油的情况下 , 一般人会选择那种照明材料?傻子都知道用油 , 可以用容器装起来 , 燃烧时间长还安全 。蜡烛就不一样 , 没一会儿又要换 , 融化了还有可能失火 。要是一年四季用蜡烛 , 皇宫都烧了八回了 。
但是拍戏就不一样 , 反正就用那么一会儿 。蜡烛用起来方便 , 意思意思就得了 。反正大家都不会在意这个细节 , 效果也是一样的 。要是用油照明 , 还要做同时期的油灯 。数量那么多 , 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