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亢龙有悔”,是《周易》《乾卦》上九爻的爻辞 。
什么是“亢龙”?
《易传》说的很清楚,龙是用来象征具有天德的君子的 。所谓天德,就是天道生生不息的性质 。《乾卦》是纯阳之卦,是六十四卦的首卦,也是《周易》的灵魂 。
《周易》通过《乾卦》六爻的逐级变化,反映了龙和君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处境、表现和命运 。
龙的最佳状态当然是上卦的中爻,也就是五爻 。这个五爻也是天道爻的中爻(按照《易传》,初爻、二爻,是地道爻,三爻、四爻是人道爻,五爻、上爻是天道爻 。) 。代表龙的力量充足,并且处于与天道合二为一的合规律、合天时、合身位的地位,这时可以大展宏图,所以是“飞龙在天” 。
但是再往上上升到六爻,也就是最末端的爻,就是“亢龙”了 。“亢龙”,就是离开了天道的中位,越过了正道,处于自己不应居有的过高的地位和层级,既不合于天道,也失去了天时,也不合身位,这就是“亢” 。

《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文章插图
“亢龙有悔”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紧紧把握规律和趋势,保持既中且正,盛满时致戒 。
能做亢龙,一般都有一定的成功经历,大概有过或长或短的飞龙在天的体验 。不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都鼓舞了他的进取之心,强化了他的自信 。但是,如果由此而忘乎所以,逞强冒进,或者把过去的经验复制到新的路径里来,而不是认真总结经验,认清新的进取规律和情势需要,那就要成为“亢龙”了 。这是君子在认识方面、心志方面的亢进 。
所以《朱子语类》针对这种情况提示道:“盛满时致戒 。” 这是失道之戒 。
2、知进知退,方能成事 。
有才有德,不一定都很清醒地识别形势,一旦得力,力不尽不肯收手;通得其道,道不穷不愿回头 。这是阳刚盛满之人容易犯的过失 。即使尚有余力进取,但也是愈行愈远,不可久长 。《易传·大象传》指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 朱熹的《周易本义》:“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 。
人不能逞强冒进,失去正确的方位 。这是失位之戒 。
《周易》中的“亢龙有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文章插图
3、形势是变动的,处事不能失时 。
人们常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道出了时移境迁的常态 。象龙一样飞腾的有为之人,当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应当随时迁变 。继续运用过去的经验,摆老资格,炫耀老经验,很容易象断线的风筝,高则高矣,就是面临失控的局面 。
《易传·文言传》指出:“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
《程氏易传》:“中正者,得时之极,过时则‘’亢矣 。有过则有悔,唯圣人知进退存亡而无过,则不至于悔也 。”这是失时之戒 。
4、作为君子,不论是哪一方面的精英和管理者,都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和群众 。
《易传·文言传》说: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
做人做事都不可亢而忘下,忘了自己的来龙去脉,忘了自己之高,是有他人处下相扶 。一旦无辅,必然会从高处跌落 。这已经有无数的社会历史佐证 。这是失实之戒 。
5、“亢龙”的出路,在于复归中位 。
进取精神充足的君子,应当继续担当大任,或者回到接地气的实际之中;如果进取的志向或者地位都难于持续,则应当顺应潮流,转变到坤顺精神的方面,为而不争,功成不居,谨守中道,兢兢业业,以养育事物、成就事功为己任,成就君子之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