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 六 )


什么是蝴蝶效应?巴西的一只蝴蝶煽动了下翅膀,就能在美国引发一场飓风,所以我们应该杀死蝴蝶 。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所谓XX无小事、所谓的警钟长鸣 。但罪魁祸首是蝴蝶吗?罪魁祸首是复杂系统中的紧密耦合 。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不是因为第一块骨牌被推到了,而是因为骨牌被摆成了这个结构 。一战之前的多米诺骨牌结构就出现了:奥匈打塞尔维亚,俄国就打奥匈;俄国打奥匈,德国就打俄国;德国打俄国,法国就打德国 。
奥匈肯定要打塞尔维亚,因为塞尔维亚杀了自家皇储,关键问题是耍了流氓还不认怂 。而塞尔维亚不认怂,也是俄国在后边撺掇的 。于是,第二个链条被引爆了,俄国打奥匈 。
然后,就看德国是什么操作了 。德国的这个操作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俄国打奥匈,你就直接打俄国不就行了 。不行,德国直接打法国 。这个神逻辑,也只有德国人能想起来 。法国本来就是个挑事的,他动不动手都不好说 。但是,德国猛揍法国,法国只能动手了 。
德国到底是咋想的?
轴啊!德国在一战前就一套战争方案,即施里芬计划 。首先是动员主力部队干废法国,然后回过头来再干俄国 。德皇威廉问咱们能不能先打俄国啊,德国总参谋部给的答复却是:我们就一套作战计划 。那德皇只能说:那好吧,咱们打法国 。
如果德国把几十万大军摆在俄国一面,法国未必敢背后捅刀子,可能会放几枪,但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不大 。就一个原因,法国挑事在行,打仗却不行,关键是一直恐惧德国 。而俄国看到德国对着自己拔刀了,也不敢对奥匈怎么样 。但是,德国这个神操作,也没谁了 。
接着英国怎么掺和进来了?因为英国与法国有协约关系,法国挨揍、英国出手 。但背信弃义的事情多了,意大利还是三国同盟呢,战中却倒戈了协约国 。英国出手,还是因为德国的神操作 。
法德边境几乎就过不去 。因为恐惧德国,所以法国修了大片的堡垒 。于是,德国就要借道比利时,从法国北边打 。德国借道,完全可以耍无赖,偷偷过去 。比利时这个中立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 。不行!德国非要向比利时发最后通牒 。于是,借道比利时就变成了侵略比利时 。而英国对比利时也有条约义务,所以英国立即参战 。
然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想不打都不行了,大家必须得打 。



一战之前的欧洲,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 。
200个满装师枕戈待旦,而过分的民族主义使得俄国、塞尔维亚这些国家始终冷静不下来 。而普法战争落败的法国,又夹杂了一种世仇恩怨,一定要各种煽风点火 。
一战之前的欧洲,还是多米诺骨牌的排列 。
这就是结构风险 。各种公开的、秘密的军事同盟和协约义务,已经把所有人紧密耦合在了一起 。奥匈打塞尔维亚,俄国打奥匈,德国打奥匈、法国打德国 。就是这么个结构排列,要出事就一定出大事 。
罪魁祸首不是蝴蝶,而是谁把大家紧密耦合到这这种程度 。
主要是过分的猜疑和过分的恐惧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尔斯萨斯陷阱,被各国奉为圭臬 。于是,你猜疑我、我猜疑你,你恐惧我、我恐惧你,这种链条在动态博弈中耦合得越来越紧 。于是,到可以开枪的时候,就谁也不会含糊,大家该出手时真出手 。
上述这些都是所谓的必然原因,给出的解释框架 。
历史从不拒绝偶然,而一战的偶然原因所占的比例更大 。特别是能打成如此惨烈的世界大战,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有三个大势方面的偶然因素,可以说最为重要 。一个是塞尔维亚耍了流氓还不认怂,俄国是幕后黑手 。一个是俄国率先举国动员,并跟法国一起刺激德国,俄国已经是肇事者了 。一个是德国的死命轴,结构风险已经够大了,但俄国打奥匈,你打法国是什么逻辑?逻辑竟是我只有一套作战计划,连个B计划都没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