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刚刚完成的第二次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 , 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 ,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也有所增加 。肥胖者的心理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如胖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 , 心理压力大 , 体重过高的女性易患抑郁症 , 胖男则往往好斗 。【儿童篇】
小小肥胖儿 心理压力大
近期发表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 与1992年相比 , 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 , 肥胖率增加了5.9%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说 , 肥胖儿比一般孩子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由于生理上的肥胖 , 肥胖儿体内大量氨基酸堆积在脑细胞中 , 影响脑细胞活动 , 智商往往落后于同龄人 , 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 , 耗氧量远高于正常人 , 所以容易疲劳、嗜睡 , 精神不易集中是肥胖儿童“通病”;性发育提前而引起的性意识早萌 , 也使肥胖儿过早承受着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反应……
从心理行为问题上看 , 体型不美 , 活动不方便 , 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同学们取乐的对象 , 常受到同学们排斥和嘲笑 , 妨碍肥胖儿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 他们较少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 渐渐导致抑郁、社交退缩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行为问题 。所以肥胖儿往往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 , 表现出较多的焦虑情绪、悲伤、孤独、紧张、担心等行为特征 。
从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关系看 , 随着儿童肥胖程度加重 , 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能力、学校活动和学习能力均随之降低 。一方面是肥胖儿自身由于体型不佳、活动不灵活 , 为保护自己不被同伴取笑 , 他们不愿意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 减少与同伴的正常接触与交往 。另一方面是来自同伴的因素 , 同伴觉得其难看或因为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笨拙而不愿与其玩耍 , 也会影响肥胖儿童正常同伴关系的建立 。
肥胖小男生 多动违纪多
小学5年级男生宏宏(化名)家境不错 , 婴儿肥时人人都喜欢胖嘟嘟的他 , 上了小学父母也从不克制他对肯德鸡的狂热喜爱 , 每周一次的“全家桶”是保留节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宏宏的肥胖有增无减 , 现在体重已经超过130斤了 , 背着书包从学校走回家不到10分钟的路程都能把他累得一头大汗、满脸通红 , 家人看了心疼不已 。但令宏宏伤心的不止这一点 , 在学校里 , 有的同学嘲笑他是“又懒又笨的小胖墩” , 还给他取了“小胖”的绰号 。他被刻上了“臃肿、疲软、懒散、笨拙”的印记 , 被孤立在群体之外 。体育课是宏宏最恐惧的课程 , 因为他总是成为全班同学笑话的对象 。学习成绩也一般的他渐渐失去了对上学的兴趣 , 他变得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 对别人的话非常敏感 , 而且非常容易动怒……
也有一些孩子的贪食行为是情绪困扰所致 。例如 , 一个不为父母所爱 , 或为教师不喜欢的孩子 , 有可能无意地从食物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补偿 。杜亚松教授表示 , 从临床研究看 , 肥胖男童易有多动、违纪、攻击性行为、强迫、敌意等行为 , 部分还有行为幼稚倾向 , 说明肥胖男童情绪稳定性差、易激惹 。而肥胖女童则在躯体症状、抑郁、焦虑、社会退缩、不成熟等行为方面比较突出 , 具有性别差异 。而男女肥胖儿童都有的特点是 , 普遍进食速度快 , 可用狼吞虎咽来形容 , 常在临睡前和看电视时进食 。肥胖儿童对淀粉类食物、甜食、饮料等食品较为偏爱 。肥胖儿童饥饿快 , 进食频率相对较高 , 进食量也比正常儿童多 。
- 重视肥胖对人身体器官的危害
- 肥胖人为何易患糖尿病
- 小儿肥胖的原因
- 梨型肥胖能改变吗
- 肥胖引起的并发症
- 专家提醒:女性肥胖易致多囊卵巢综合征
- 产生肥胖的成因
- 便秘引发肥胖
- 单纯性肥胖导致肝病
- 健康速递:睡眠不足也会发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