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叫“过桥”呢?( 三 )


正宗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叫“过桥”呢?

文章插图
传说有一书生,喜欢游玩,不愿下工夫读书 。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 。夫妇之间,感情很深 。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 。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妻儿争气吗?”闻妻言,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苦读,妻子也与生分忧,逐日三餐均送到书斋晌生 。书生学业大进,但也日渐瘦弱 。妻子看在眼里,很心疼,思进补之 。宰鸡煨汤,切肉片,备米线,准备给书生送早餐 。儿子年幼,戏将肉片置汤中,生妻怒斥儿子的恶作剧,速将肉片捞起,视之,已熟,尝之,味香,大喜 。即携罐提篮,送往书斋 。因操劳过度,晕倒在南湖桥上,生闻讯赶来,见妻已醒,汤和米线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大感奇怪,详问妻制作始末,妻一一详道 。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 。书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举人,这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从此,过桥米线名声不胫而走 。
做法一:制作食材
鸡胸脯、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鹌鹑蛋、净鸡块各20克 ,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
制作流程
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4.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
正宗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叫“过桥”呢?

文章插图
做法二:
制作食材
米线200克、排骨300g、鲜鸡1/2只,鲜鸭1/2只,云南火腿100g,老姜1块(50g),盐2茶匙(10g),熟米线200g,鲜草鱼80g,鲜猪里脊80g,鹌鹑蛋1枚,韭菜30g,香葱30g,榨菜30g,绿豆芽30g,盐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
制作流程
1.排骨、鲜鸡、鲜鸭洗净,斩成大块,分别放入沸水,滚去血沫,捞出冲洗干净;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块、云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压锅(或大砂锅),加入约为固体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烧开,再转为小火,煨制一小时以上;
3.调入盐,最后成品应该是浓浓白白的汤汁,表面飘着一层明油;
4.将鲜草鱼肉和鲜里脊肉,分别切成极薄的肉片待用(为防表面变干,可以先码好,蒙上保鲜膜);
5.将沸腾的浓汤盛入保温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鲜鱼肉片、鲜里脊肉片、绿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鹌鹑蛋,放盐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钟后,再放入沸水烫过的米线,撒上香葱即可 。
正宗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叫“过桥”呢?

文章插图
这只是过桥米线的其中两种做法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过桥米线的做法 。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就可以帮你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陕西小吃技术或者经营方面的问题,请您私信发“技术”两字,小编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过桥米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是云南地区非常有名的小吃 。关于过桥米线的由来,其实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位非常贤惠的妇女为体弱的书生丈夫只做了一锅老母鸡汤,不过丈夫由于刻苦读书而忘记了及时食用,妇人发现鸡汤虽然搁置了很长时间,不过依旧是热乎乎的,对此,她将米线放入鸡汤中,让丈夫食用,丈夫品尝之后直赞“妙哉” 。久而久之,体弱的丈夫慢慢地好转,面容红润,精神振奋,对此,这一种吃法也随之流传开来 。又因为妇人经常是走过一座桥去给丈夫送米线,对此,后人将这一道美食称作为“过桥米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