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 二 )


我们老家是过七月十四,其实从七月十三就开始了 。
十三和十四都要祭祖 ,十五一般是送祖回“家”了 。
而为什么叫鬼节?鬼节的由来又是什么?听说是因为:
我们逝去的祖先和阿飘在他们的世界是有严格的出入规定的,特别是阿飘,不能在人间随便游荡的 。只有在农历七月初一子时开始到七月十五亥时,所有的灵魂都可以自由出入了,可能有想回去看看后代的,有想去做自己未做完的事情,然后到七月十六子时就又恢复执行严格的出入规定 。
所以从初一到十五这一期间,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过一段好时光,为了我们人类和他们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家里长辈都要叮嘱晚辈和家人,这段期间要早点回家,少出门,以免和他们发生冲突,并且在家中祭拜他们,给他们烧“衣服”“钱”“鞋子”“车”等日常必须品,让他们在他们的世界过的安心,开心 。
今天是农历的7月15为北方的鬼节,昨天农历的7月14为南方的鬼节 。南北鬼节的日子不同,期间有民间传说,才造成了南北风俗的差异 。究竟7月14日为鬼节有什么传说呢?
1、中元节祭祖的传统习俗是如何来的?
农历7月15日是我国的中元节,元就是开始 。中元节的到来意味着秋的收获来了 。这是北方民间祭祖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天基本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祭祖,才有祭祖的传统习俗 。
7月15日在历史上并非是鬼节 。在过去7月15日叫小秋,也就是刚刚入秋的时候,这时候苞米、大米等新米开始上市 。人们为了使得祖先能够尝到新鲜的大米,于是在这一天用新米来祭祖,汇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其实我国对于祖先的祭拜是非常尊敬的,这是不忘根,不忘本的优良传统 。因此,我国有了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之说 。在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祭祖,庆祝一年的开始;在中元节正好是半年期间祭祖,让祖先品尝人间的新粮,保佑丰收;下元节就是10月15日祭祖祭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
2、7月15日鬼节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在传说中,7月被称作为鬼月 。也就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把地狱里的鬼魂全部放出来,尤其那些饥饿的鬼魂放到人间,寻找一些好吃的东西 。
鬼门大开时间是从7月1日开始,所以称7月为鬼月之说,可传说中南方是7月14日鬼门大开,北方是7月15日鬼门大开 。所以南方把7月14日称为鬼节,南方把7月15日称为鬼节 。
3、7月14日鬼节是如何沿袭而来的?
南方7月14日鬼节的由来 。主要是在宋朝时候,北方连年的征战,造成了民不聊生更,向南方逃难的人群非常多 。
北方主要是汉族人对于祖先是非常尊敬的,毕竟有孔孟之道的传统 。逃难的人群为了把祖先带在身边,必须在鬼魂出来的日子才能带走 。
在我国民间,每年祭祖鬼魂出来的日子是在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 。这四大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祭祖的日子,也是鬼魂接受后代送贡品和纸钱的日子 。
鬼魂出来一般是附在自己的灵位上,因此在民间好多地方要祭祖,都有祖先的灵位 。所以民间不管哪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主要是摆放祖先的灵位 。
当时北宋战乱的时候,正值农历的7月份,好多汉人为了带走祖先的灵位,正好那一天就是农历的七月十四 。由于时间不允许,所以汉人就在这一天把祖先的灵位带到了南方,因此在南方才有了正月十四为鬼节之说 。
4、鬼节有哪些习俗?
鬼节在农村主要是祭祖,需要提供一些鸡鱼肉蛋及新鲜的水果、米等祭祖 。如果离家不是太近,一般都会在鬼节这天下午要到祖先的坟前祭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