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瓜有什么作用?如何进行人工种植?( 四 )


(二)短缩病
短缩病会导致猫儿瓜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退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主脉上生出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 。病株叶片变宽变厚,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高度常不及健株的一半 。发病严重时,会导致猫儿瓜不能结果 。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拔除并深埋 。另外,应对健康植株喷施病毒抑制剂,如菌毒清和病毒A等进行预防 。
(三)枯萎病
枯萎病由真菌或细菌引致,可导致猫儿瓜枯萎死亡 。
防治方法:可采用41%聚砹·嘧霉胺按600倍液-800倍液进行稀释喷洒,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
(四)锈病
锈病为害猫儿瓜的叶片 。
防治方法:可采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10天 。
(五)叶斑病
叶斑病为害猫儿瓜的叶片 。
防治方法:可采用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液、70%代森锰500倍液 、8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天 。
(六)红体叶蝉
红体叶蝉主要为害猫儿瓜的叶片 。
防治方法:可采用2000倍的2.5%的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90%敌百虫原液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天 。
(七)蚜虫
蚜虫主要为害猫儿瓜的叶片和幼芽 。
防治方法:可采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剂3000 倍液或 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次数不定 。
(八)毛辣虫
毛辣虫主要为害猫儿瓜的叶片 。
防治方法:可采用50%马拉硫磷乳剂、50%马拉硫磷乳剂、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2.5%敌百虫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天 。
(九)尺蠖
尺蠖主要为害猫儿瓜的花蕾 。
防治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
(一)工业用途
猫儿瓜的果皮中含有橡胶成分,可以制作汽车轮胎以及其它橡胶制品 。
(二)食品用途
猫儿瓜的果实营养丰富,其果肉中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果胶、维生素和矿物营养 。而且,味甜如蜜,可供鲜食和加工,可以制糖、酿酒、用于食品、果胶、果冻、果酱的生产 。
(三)医药用途
猫儿瓜的根和果有清热解毒之效,可做药用 。
综上所述,猫儿瓜原为野生植物,因其果实营养丰富,味甜可口,且有一定的工业及药用价值而被引入人工种植 。种植猫儿瓜的方法也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就一定能够种植成功 。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猫儿瓜是药用植物,很少个人种植 。
猫屎瓜,又名猫儿屎、鬼指头、猫屎筒,木通科猫屎瓜属落叶灌木植物,高达5米 。分布于秦岭、巴山的深山之中,在四川巴中、重庆万州、湖北恩施等地山区叫做“猫儿屎”;在云南昭通地区又叫鸡肠子 。因其果实成熟后,呈蓝紫色,多浆汁,形状很像猫儿拉的屎,所以俗称“猫屎瓜”,又称“猫儿屎” 。
猫屎瓜属木通科,丛生落叶灌木 。高达2~6米,树皮深灰棕色,幼枝黄绿色,茎中髓心粗大,色白而疏松;大型奇数羽状复叶,长达50厘米,互生,小叶13~25片,对生,卵圆形或矩圆形 。
优先选地整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