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的南京云锦( 二 )


南京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 , 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 , 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1949年后 , 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用于恢复和保护云锦 , 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还成功地科学复制了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褝衣”、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等 , 但云锦仍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 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人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的南京云锦】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现代云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格而有所发展 , 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见“妆花”、“库锦”、“库缎”) , 库金、库锦等等以清代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缎匹库”而得名 , 沿用至今 。
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 , 图案布局严谨庄重 , 纹样造型简练概括 , 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 , 亦有彻幅通匹为一单独、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时龙袍、炕褥毯垫等)用色浓艳对比 , 常以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 , 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 , 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 , 织品典丽浑厚 , 金彩辉映 , 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 。
1949年后 , 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创新品种 , 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 , 供应蒙、藏兄弟族服饰和书画装裱、旅游纪念品、外贸等的需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