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这个姿势让人很不舒服,却在古代推崇备至,而“箕踞”这个姿势让身体很放松,却受到责难呢?
这一点,我们得先理解礼教的本质 。
实际上,礼教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为了束缚人的 。
礼教是从西周开始建立起来的,而西周也是奴隶制最成熟的时候 。西周建立礼教,目的就是要规定社会的等级制度,让社会保持稳定 。最主要的,也就是让奴隶不准反抗,要坚决服从奴隶主的统治 。
既然礼教的做法,本来就是为了束缚人,而不是为了让人舒服 。因此,礼教的各种礼节,自然就是最繁琐的,同时也是最让人不舒服的 。“坐”这个姿势,就是一种对身体的压制 。采用这个姿势,除了不舒服以外,还有就是让自己对别人更加没有攻击性 。约束自己而缺乏攻击性,当然就是礼教所要达到的目的 。
我们来看“箕踞”这个姿势 。这个姿势肯定是让人很舒服的,很放松的 。人采用这个姿势,站起来也容易,因此对自己的约束就很少 。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个姿势中,双腿是张开的 。张开了双腿,实际上就是露出了人体的隐私之所在,或者说把隐私对准别人 。人类对生殖器官的态度,经历过一个奇怪的历程 。最原始的时候,人类会进行生殖崇拜,张扬生殖器官 。但是到了礼教社会,与生殖密切相关的人体身上的部位,反而被严格约束,并且被认为是“不洁的”“下流的” 。因此,当一个人“箕踞”的时候,放开两腿,因此就成了对别人的侮辱 。
因为具有这样的侮辱性,因此古人就很反对采用这个姿势了 。
(参考资料:《周礼》等)
“中国古代没有裤子(连裆裤)”大概是服饰史领域,传播最广的谣言伪科普,商周时期人们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 。穿在上身的称为衣穿在下身的称为裳 。裳其实是围裙掩住下体,在裳的里面人们腿上只穿着两只今天像袖套一样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只用带子连接系在腰上叫“胫衣” 。之所以得此名是因当时裤子只遮住胫部而膝盖以上部位则完全赤裸 。为了隐藏这种不雅,们通常在腰部加一条类似围裙的服饰 。
那个时候的汉族人穿衣服的习惯是上衣下裳 。裳即是裙,“裳”在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裙” 。裙子里面一般只穿一件“胫衣”,跟袖子差不多,用带子连接系在腰上,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膝盖以上部位则完全赤裸 。
《史记》也记载了刘邦自己踞床接见郦食其,郦食其见了不拜,仅作长揖,还批评刘邦:“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刘邦自觉有愧,忙站起来,整理好衣服,请郦生上坐 。《孟子自责》一文说:孟子见妻独自在房中随意坐着(踞)休息,认为无礼,孟母反责他(孟子)没有“问孰存”,反是孟子无礼 。
看来,古人认为“箕踞”是失礼的行为也是分场合的,并非是一概而论 。当着外人的面、长者的面,或者公共场所,箕踞是失礼的行为,甚至还很严重 。如果是在自己的家里,没有外人,怎么舒适怎么坐,并不会被认为是失礼 。就像是以前的“膀爷”,也只是在公共场所才会被认为是不文明 。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都是“正襟危坐”,孔子大骂原壤显然是过于“上纲上线”了 。秦汉以前,除了礼仪性质的坐外,还有不少生活化的坐法,在非公开场合有蹲踞、箕踞等姿势 。蹲踞与箕踞相对舒适、自由,是古人较为随意的休息性姿势 。“蹲踞”是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就是“蹲着坐” 。“箕踞”是怎么个坐法?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称,“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 。”就是两腿伸直拉开,呈八字状,看起来似簸箕 。原壤的“夷”,应该就是这种坐姿 。
- 为什么这么多人说Gmail好用?Gmail和QQ邮箱相比到底好在哪里?
- 五类“刮油”食物助于减脂
- 拒绝秋冬季发胖 享“瘦”秋冬 警惕十个陷阱
- 简单减肥早餐让你美味享“瘦”
- 当心“沙发土豆”易患糖尿病
- 为什么吃饱了饭再减肥
- 为什么有的婴儿一出生就有牙齿?
- 小雪时节 养生要“热”补
- 为什么尿频但尿不多
- 中国三人女篮为什么在奥运会上表现强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