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 )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文章插图


虽然心理问题一般由心理方面的医生来解决,不过有一些心理上的常规解决办法老师们还是可以使用的,老师可以定期在班级里开展一次心理问题的班会,每期都选定一个不同的主题,比如说如何面对挫折以及如何正常的处理同学友谊关系,然后在这种主题中让大家都各抒己见,生活中有遇到困难的同学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解决办法是比较经济适用的 。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文章插图


有一些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涉及到了隐私,所以他们不愿意在班会上提起,老师也可以制作一些关于心理问题的小问卷,然后发给自己的每一个同学,老师可以对他们说这些问卷是绝对保密的,只有自己能够看到,这样孩子们才会放心的把自己真正面临的问题现在问卷上,而老师可以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然后对孩子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不过对那一些比较严重棘手的问题,老师们最好还是找来专业的心理专家,或者是孩子的父母一起解决,这样对孩子的恢复也更加有利 。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文章插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
对于普通案例的大学生的心里疏导,不能再像疏导小孩子一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引导性为主,让其再引导下能真正做到自我暗示,自我安慰,自我疏导 。对于个别案例,我们要做到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冲动心里较强,要时刻关注其动向,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学生经历了线上学习的挑战,终于期盼已久的开学日降临了,本周是三至六年级复学的第一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学生不同心理的表现基本分为了三大类:盼望尽早上学兴奋型的;心态平和无所谓型的;抵触学校学习厌学型的 。厌学型的比之以往出现了更加强烈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孩子谎称身体不适拒绝上学,有的孩子来学校上了几天之后因接受不了约束、逃避完成作业、学习的压力等原因而继续请假回家,甚至还有极个别的孩子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情况,如跳楼自杀事件 。所以对于这些敏感时期的敏感孩子,我们必须做到先知先觉,防患于未然,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们提前做好心理疏导 。
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日常保健的普及工作,尽快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充满活泼阳光的正能量,校园生活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还需促进学生内在的精神成长 。
学校组织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班会课,开展“学习焦虑”“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危机干预”“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主题班会,老师之间分享有助于快速适应学校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学会识别和处理不良情绪 。对于心理问题较突出的学生,充分借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老师桑老师开展一系列的个体疏导工作 。
校长和老师们更是做到了及时处置学校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的各种问题 。面向学生24小时开放,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心理支持服务 。
五月是“心理健康活动月”,主题活动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学校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通过专栏宣传、手抄报评比、心理活动体验、班会课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应对疫情和复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