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多久才能好?( 五 )


(3)乳汁吸入性肺炎 ①清理呼吸道:立即用吸管或气管插管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改善通气和供氧: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式 。X线胸片监测肺部病变,注意有无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 。③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广谱抗生素,可取气管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④对症治疗:保证营养 。轻症者可少量多次喂奶,重症不能喂哺者需静脉输液,必要时给肠外营养 。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
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①呼吸道管理: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伴严重肺不张者行气管冲洗 。②供氧:维持血气PaO2在50~80mmHg之间 。轻症予头罩给氧;当缺氧无改善且血气以低氧血症为主时,可CPAP治疗;血气PaCO2≥70mmHg者、或FiO2>0.8时,PaO2≤50mmHg者、或反复呼吸暂停者,需机械通气治疗 。因肺炎时多伴有肺气肿,初调参数PIP(吸气峰压)20cmH2O左右,PEEP3~4cmH2O,呼吸频率40~50次为宜 。③控制感染:考虑细菌感染而病原未明时,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联合应用 。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青霉素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巨细胞病毒肺炎首选更昔洛韦 。④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⑤支持治疗保证热量和生理需要量,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避免误吸,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 。注意输液勿过快过多,以免心衰 。可静注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
预防听语音
对乳汁吸入性肺炎的患儿要注意:早产儿奶量增加不易过快;疑食管闭锁等畸形而尚未确诊前喂养有发生吸入的危险,故首次喂养常推荐用水或葡萄糖水;抬高床头和喂养后侧卧可减少吸入的危险 。[1][2][3][4]
新生儿由于吸入羊水、胎粪或乳汁后引起肺部化学性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统称新生儿吸入肺炎 。临床除有气道阻塞、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外,胸片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肺部炎症改变 。吸入物的性质、量以及吸入深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 。羊水吸入肺炎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较大量羊水 。一般指羊水未被污染,临床轻重与羊水吸入量多少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理:在明显的宫内缺氧所引起的胎儿窘迫,出现喘气时,由于羊水内的脱落上皮细胞阻塞末端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继之出现肺部化学性炎症改变或继发感染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 。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 。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
新生儿肺炎症状
1.吸入性肺炎 羊水、胎粪吸入者多有窒息史,在复苏或出生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伴发绀、呻吟 。胎粪吸入者病情往往较重,可引起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参见胎粪吸入综合征) 。一旦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病情突变甚至死亡 。乳汁吸入者常有喂乳呛咳,乳汁从口、鼻流出,伴气急、发绀等,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
2.感染性肺炎 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肺炎 。起病可急可缓,产前、产时和生后感染性肺炎其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产前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发病早,也称早发型肺炎,是全身性败血症的一部分,出现在出生时或生后数小时内,多在娩出后24h内发病 。婴儿出生时多有窒息,复苏后可见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反应差,逐渐出现啰音等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 。血行感染者常缺乏肺部体征,而以黄疸、肝脾大、脑膜炎等多系统受累为主 。通过羊水感染者,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