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二 )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但是真正人民开始重视和上坟祭祀起始于周代,距离现在已经2500多年历史了 。在古代周朝时期,群众是很封建的,对神的祭祀和对已去之人的怀念很隆重,那时候的清明还没现在一样赋予了很多功能,比较单一 。
清明节的传承与发展
在上古时期,春天的礼仪是很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断的融合了一些节日,尤其是清明节,它就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 。因为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今天来说已经没有单独拿出来过,所以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
寒食节的起源也是上古时期,那个时候有改火的旧习,因为新火还没有到,所以期间要禁止生火 。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文章插图
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晋文公重耳早年颠沛流离,常常饿肚子,有一次快饿死的时候,身边又没有可以吃的东西,随从中有一个叫做介子推的,他为了挽救重耳的生命,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熬了汤去给重耳吃,重耳醒来之后感慨万分 。但是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之后,重赏了很多人,却没有想起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打抱不平 。介子推很歧视那些重利之人,就背起母亲,住进了绵山 。重耳知道了之后,羞愧难当,想马上重赏介子推,但是他已经躲进了深山,重耳派了很多人去找也没有找到 。最后有一个人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把介子推烧死了 。介子推留下了一道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失声痛哭 。从此,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当然,介子推是有其人,但是并没有说坟山而死的故事,这都是后人为了推广寒食节作的故事罢了 。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文章插图
随时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唐朝之后,寒食节慢慢的就被清明节取代,清明节扫墓也逐渐成为了风气,寒食节赋予的活动也逐渐向清明节靠拢 。同时,在清明节前面还有一个比较传统的节日,叫做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后面又增加了一些比如祭祀等和清明节类似的功能,于是后面也统一被清明节所融合 。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文章插图
以上便是清明节的由来 。融合后的清明节增加的活动很多,人们想到清明节的更多是祭祀 。其实还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等 。
文/以史为鉴知天下
中国人祭祀祖先的习俗,比清明节产生的时间更早,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可以上推到周朝 。根据国家最新的考古发现,可以上溯到一万年以前 。不过,清明节的成形,是在中国的唐代 。
一、祭祀习俗的产生
上古时期,人们崇拜鬼神,经常进行各种巫术活动 。这种活动跟祭祀是分不开的 。到了商周时候,特别是周朝的时候,中国人开始重视血缘关系,对祖先的崇拜逐渐盖过了对神明的崇敬 。于是,后世的“清明祭祖”活动,就开始萌芽了 。
四月四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文章插图
《周礼》中说:凡墓祭,为尸 。“尸”指的是神主 。就是说,扫墓是为了把祖先的遗骸当成“神主”来供奉 。这就说明了,至少在周朝的时候,祭祀祖先的习俗已经开始形成 。《左传》中说: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这就说明了,当时是把祭祀活动和国家用兵看得一样重要 。但是在那个时候,祭祀活动,还没有和“清明节”联系起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