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香港出生,拥有永久居港权、特区护照,还可以享受15年免费教育,在双语教育下通晓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享有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待遇,以及与香港人同等的社会福利……相信很多人选择赴港生子,大都是被这些内容吸引,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近年来在赴港生子的热潮中,“港生”孩子人数逐年增加 。选择“港生”的父母从最早期与香港较近的广东深圳、广州等一些城市,发展到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有很多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内地省市的父母 。

文章插图
新晚报了解到,近些年来,哈尔滨也有不少父母选择“港生”,接下来就和小伙伴们聊一聊他们的生活状态 。
这几年,许多“港生”的孩子都陆续到了学龄,为了让孩子能在香港上学读书,大部分人选择在深圳居住,这也是父母们当初选择“港生”的初衷 。目前,在深圳和香港之间通勤上学的“港生”大约有近万名 。

文章插图
在哈尔滨,接收港澳学生的兆麟小学目前有10多名香港籍学生,他们大部分是父母在哈尔滨工作或是长期居住的“港生” 。这些孩子曾经都在香港上过幼儿园或小学,但因各种原因最终选择“回家”,于是,新晚报也有了更多了解“港生”的机会,在这里和小伙伴们分享三段有关“港生”的故事 。
(一)一年花费60万,高消费令人“吃不消”
十年前,哈尔滨人黄女士(化名)就是被“港生”的“大好前景”吸引,选择了赴港生子 。当年到香港一个多月后,孩子出生,获得了香港永久居留权 。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这个身份,她和爱人一共花了将近20万元人民币 。

文章插图
孩子3岁时,黄杰在香港港岛的一所幼稚园给孩子报了名 。每年近9万港币的学费和每月大约4万港币的生活费,让这个在哈尔滨的小康家庭在经济上感到了窘困 。
在香港生活了一年,黄杰一家花了60万元人民币,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一家人有些喘不过气,最后选择带着孩子回到哈尔滨 。如今提起当初的选择,黄杰说她很后悔 。
(二)“港生”并不快乐,“回家”心理轻松了
除了高昂费用令人难以承受,很多孩子在香港社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也让一些父母后悔当初赴港生子 。
哈尔滨的高阳(化名)为了让“港生”儿子接受到香港教育,举家搬到了深圳,在福田口岸附近的一个小区租房住 。上学后,儿子每天早上5时多起床,由送子公司负责接走,需要步行过关后再乘车去香港的小学,晚上5点多再由送子公司送回家 。
起初夫妻俩觉得,虽然每天孩子都很辛苦,但可以在香港上学还是很令人欣慰的 。直到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哭着追问,自己到底是哪里人?为什么同学们都说他是“北佬”“大陆仔”? 夫妻俩才意识到“问题” 。高阳告诉孩子,“你是香港人,你是在香港出生的 。”可是孩子回家却说,同学们根本不理他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回来,孩子都是一脸不高兴,突然有一天竟抱着他的腿说不想去上学了 。
想到孩子每天上学的辛苦,还要为自己的身份受同学的嘲笑,夫妻担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去年4月,他们一家又回到了哈尔滨生活 。

文章插图
- 茶叶之类的 去领导办公室送礼,领导办公室总是有人,能直接进去吗?怎么送好?
- 绝对不会有人告诉你的实木大板桌保养小技巧
- 有没有人给宝宝喝三元爱力优的?下一步转奶,打算换这个牌子,这款奶粉怎么样?
- 专为职场女制定的减肥方法
- 有人曾抛出“吃得越好死得越早”的饮食健康观,你怎么看?
- 拔罐减肥有用么?有人说连续拔罐三天再配合饮食能减重五六斤,可信吗?
- 有人做个光子嫩肤吗?祛痘印效果怎么样?
- 有没有人知道,贝因美金装奶粉的价格是多少?
- 香蕉四种吃法既美容又减肥
- 有人说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这么糟糕,为什么不断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