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看简介 据传此菜起源于明代 。原是官府中的一道名菜,后来传到太原一带民间,再逐渐传播至山西其他地区 。“过油肉”在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而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
山西过油肉据说是全国第一届烹调比赛的金奖菜式,除了传统的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海参、蘑菇、冬笋、黑木耳炒过,现在还有台蘑过油肉(台蘑,是对产于五台山区蘑菇的简称,是一种营养极高的食用菌,又称“天花菜” 。)土豆片过油肉等,看个人喜好了,其实道理上还是一样的 。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 。1957年2月经市饮食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将名厨吴万库技师制作的过油肉评为了太原十大名吃 。后经名师张殿华、白宝山、方明锁等几位名厨参加全市、全省及全国的烹饪大赛,曾获得金奖,为太原人民争了光 。市场经济以来,凡是经营山西饭
菜的餐馆、饭店都有过油肉这道菜 。但是,可能出于某种意图,有些餐馆将过油肉改造得五花八门、面目全非,派生出什么系列过油肉,如白菜过油肉、尖椒过油肉、麻辣过油肉等等,为适应食客的需要往过油肉里配洋葱、蒜薹、干红辣椒、黄豆芽……久而久之,
原来那传统的过油肉已难觅踪影了 。其实,过油肉应从选料,配菜,烹调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传统过油肉
[编辑本段]制作
主料辅料
猪扁担肉200克;蒜瓣5克;罐装冬笋20克;黄酱2.5克;水发木耳15克;海参一只;香醋2.5克;黄瓜25克;花椒水5克;净葱白5克;酱油15克;鲜姜2.5克;精盐2克;绍酒5克;湿淀粉85克;味精2.5克;鸡蛋2个;芝麻油15克;鸡汤50克;熟猪油500克 。
烹制方法
1、扁担肉去净薄膜、白筋和脂油,横放在砧板上,用平刀下片法把原料翻转着片成0.33厘米厚的长带片,然后平放在砧板上,再直刀斜切成长6.6厘米,宽4厘米的斜方形片 。
2、冬笋、黄瓜切成与肉同样大的片,海参木耳大片的切小,葱切青豆大的片,姜去皮切姜米,蒜瓣去蒂切薄片 。
3、把切好的肉片放碗中,加黄酱、花椒水、酱油(5克)、盐拌匀腌渍8小时 。
4、海参片冬笋片焯一下,清水过凉放小碗中 。加入木耳和切好的黄瓜片,鸡汤、绍酒、味精、酱油(10克),湿淀粉(10克)调成芡汁 。
5、炒锅上旺火,放入猪油烧五成热时下入浸好的肉片,迅速用筷子拨散,约滑5~6秒钟倒人漏勺内沥去油 。炒锅再放回火加入猪油(15克),放入葱片、姜末、蒜片煸出香味,扣入过好油的肉片,先用醋烹一下再倒入调好的芡汁,颠翻炒匀,淋猪油(15克)即可出锅 。
工艺关键
1、“过油肉”一菜以油传热,因过油而名,火候对此菜最为重要,是成败的关键 。操作时油温要求165℃左右,过油最佳,可使肉片达到平整舒展、光滑利落、不干不硬、色泽金黄的效果 。油温若高了,肉片粘连,外焦内生,油温低了又易脱糊、变形、肉片柴老干硬 。
2、肉片深浸的时间要充足,才能确保此菜质感的风味,中途要搅拌几次使其更加滋润均匀,并加盖和用湿布盖上防止风干 。
3、此菜在加热调味过程中,采取了点醋的方法调味,醋要点的适时、适度、适量,方能达到去腥增香的目的,操作时火力一定要足,掌握好时机 。
4、烹制此菜必须用洁净的熟猪板油,才能使菜肴发挥出应有的风味,用肥肉炼的猪油差些,其它的油脂效果更不佳 。
风味特点
1、“过油肉”是山西的名菜之一,最初它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 。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 。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 。
- 减肥也要讲策略肥肉逐个击破
- 人气血虚怎么补?
- 腰间赘肉多可能因为低腰牛仔裤
- 产后要适当进行腰背肌肉锻炼
- 宠物肉丸怎么做
- 多肉植物所代表的花语
- 单身晚餐不长肉的秘诀
- 就这样吃喝玩乐着甩肉
- 馋妞减肉二道美味饮食观
- 腋下赘肉不见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