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出产丝绸,古代西方却不能出产?西方不养蚕吗?( 三 )


中国古人在石器时代就发明了丝绸,但一直到东周时期开始,这种「高科技商品」,渐渐开始传入西方,行销世界,到汉代达到了一个巅峰,丝绸贸易使得大量金、银贵金属流入中原王朝 。
「金」在先秦以前,其实指的是「青铜」,也就是说先秦以前,中国黄金应该非常少见 。
因为从考古就可以发现,东周以前,中原贵族墓葬中金器是非常少的,东周开始,贵族墓葬中出现一定数量的金器,比如:曾侯乙墓 。

汉代贵族墓葬中,开始出现大量金器 。比如:海昏侯墓葬中的大量金器 。这都是从丝绸之路流入中原的 。
汉代以后,中国处于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动荡时期,中原王朝无力维护丝绸之路,而丝绸制作工艺也是在这个时候,被东罗马人偷走,在西方复制成功,丝绸渐渐沦为东西贸易次要商品 。
唐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瓷器和茶叶取代丝绸成为大宗贸易商品,巨带来大贸易顺差,大量的金、银流入中国,一直到清代,茶叶、瓷器制造技术又被西方偷走 。
所以,历史上西方人为了扭转贸易失衡,山寨、偷盗过中国的技术,甚至贩卖毒品 。今天,的中国与西方的主要矛盾也是因为贸易失衡,主要矛盾就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真是「日头底下无新鲜事」 。
古代中国出产丝绸,开始西方没有引进蚕桑和丝绸纺织技术,只能靠丝绸之路贸易购得丝绸 。那时候丝绸是西方皇室及贵族的专用服饰,老百姓因其特别昂贵,不光是买不起,而且国家还制定法律,禁止其使用 。后来有的国家如欧洲千方百计从中国弄来了桑树、蚕种,做起了栽桑养蚕产丝制绸行业 。很快也发展起来,由欧洲推进到其他地方 。
了解蚕业的人都知道,蚕是一个相当娇贵的动物,养育它的过程要求很复杂:进出蚕房需要用漂白粉液等消毒,更换衣服、换鞋,消毒手脚;每天给蚕、蚕匾、蚕网、过道空间消毒;养蚕室内温度要达标;蚕室门有纱帘,防止蚊蝇等害虫进入,每天清理残渣更换蚕网;每季养完蚕后,整个蚕房进行彻底消毒 。还有蚕吃的桑叶,要没有污染,不能有农药残留,还要新鲜无病菌 。蚕区一般不允许高毒高残留农药过境,更别说防虫打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了 。我老家富平邻居有一年养蚕,邻里种菜打药,风吹农药飘到他家桑树上,药死了一大半蚕,损失不小 。
蚕吐丝结茧,对做成丝绸衣物来说,才完成一小半的工作 。桑叶养蚕,蚕老吐丝成茧,煮茧缫丝,丝纺成绸,绸染色印花制成衣物 。
西方国家引进(很大可能是偷和骗)养蚕业和丝绸纺织技术后,大面积推广发展,一度很是兴盛 。但是很不幸,西方国家和人民高兴的有些太早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灭绝了刚兴盛起来的蚕桑丝绸业 。
业界人都知道,蚕业人谈虎色变的就是家蚕的微粒子病,这是蚕的癌症(病毒病),无药可治,无药可救 。得上了,短时间内,不但蚕死亡,而且传染非常迅速 。如果不及时将病蚕销毁和病原地彻底消毒,那对整个地区蚕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如果发现这个病,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封锁病原地;同时销毁蚕室包括蚕在内的所有物品;蚕室周围地面水沟等彻底消毒 。不计任何代价,彻底剿灭 。
不幸地是欧洲及西方国家家蚕就得上这个病 。他们没有中国养蚕技术和经验、防疫制度,就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样,不重视,不隔离,不戴口罩,中国成熟的经验不学习,不相信,自以为是 。新冠疫情短短几个月,传染确诊两千多万人,死亡近八十万人 。西方养蚕业也是这样,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直到现在也没有新的转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