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二:观察图画
6岁以前孩子的绘本主要以图画为主,要巧用图画,锻炼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 。
那如何观察图画呢?
给大家一个9字口诀:看重点;有顺序;说完整 。
看重点:图片重点表达的信息是什么,锻炼孩子抓重点的能力 。比如:古诗咏鹅的配图上,画了一个小孩在河边看大白鹅戏水,图片的重点就是大白鹅和小孩,而旁边的荷花水草则是修饰 。要刻意的去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如何看重点 。
有顺序: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集中,观察的时候容易遗漏信息,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按照一定顺序来观察图片 。比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里往外等等,训练过程中,如果孩子遗漏了信息,要及时提醒孩子,鼓励孩子再来一遍 。
说完整:鼓励孩子说完整的话,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观察到的信息完整表达出来,过程中,爸爸妈妈不要打断孩子,让孩子从头到尾完整讲完 。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们也要善于提问,通过由浅到深的互动式提问,让孩子慢慢的深入理解图片中的故事 。
刚开始可以使用“选择题”,如:画面中出现了多少只大白鹅?两只?还是三只?
深入后可以使用“填空题”,如:小朋友坐在岸边看着什么呢?
最后可以尝试使用“简答题”,如:你觉得小朋友心里在想什么?
步骤三:指读文字
当绘本上出现了简单的文字对话,或者故事旁白时,家长可以采用指读的方式,把文字念给孩子听 。用手指着文字,逐字阅读,让孩子能够把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字形、理解的意思,联系起来,能帮孩子有效的积累字词,达到认字的效果 。
步骤四:讲故事和读故事
当观察图片和指读文字的步骤都完成后,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和读故事了 。
讲故事:整理一下刚刚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故事线,用通俗易懂的话,给孩子完整的讲一遍绘本上的故事,让孩子更加理解故事 。
读故事:按照书本上的原文,用规范的书面语给孩子读一遍故事,让孩子学会一些更高级的词汇和句式 。
当爸爸妈妈把故事讲完后,可以引导孩子重新在讲一遍,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的故事讲完了,你能不能也给妈妈讲一个呀 。让孩子学会把输入变为输出 。
步骤五:演故事
故事讲完后,阅读时间也有点久了,这时候可以适当的带着孩子活动一下,借助家里的道具,把刚刚的故事演出来 。
孩子天生就会“演”,“演”在科学上叫做“假装游戏”,能帮助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语音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创造力和自信力等 。
这类型我觉得是OK的[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亲子部分重点是选好书,好好带领阅读
亲子阅读的经验很多,适合自家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孩子的年龄、兴趣不同,陪亲子阅读的方式和特点也不同 。个人觉得在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阅读愉悦体验,水到渠成 。
亲子阅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女儿上一年级之前,每晚睡觉前都要陪她一起阅读,这是我们俩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母慈子孝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会羡慕不已 。
孩子常常是一个故事要听好几遍,还要连着听好几个晚上,我讲到最后都要睡着了,她还很精神…… 。就这样有些故事和散文被她被了下来,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字 。上小学一年级,她就完全脱离我,独立阅读了 。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
- 女性长期便秘危害有什么?
- 川贝母喜欢什么样的土壤?
- 什么时候应该做唐氏筛查,要注意什么?
- 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 买房为什么忌讳十楼
- 怀孕期间可以吃薯片吗?需要注意什么?
- 得了冠心病会遗传吗?
- 6个月宝宝早晚咳嗽是怎么回事?
- 宝宝的脚是扁平足怎么办?
- 血糖高的人,饮食要注意什么?哪些东西不能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