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是个怎样的国家?( 九 )


总之这是个另类的国家 。自己不努力、殖民者打压、周边国家的歧视,三大愿意让海地不可能成为一个富裕国家,所以现在海地贫困率还在75%以上 。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
一个不到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了1200万人口,这个人口密度很大了,但是在热带地区这不算大 。海南岛人口和面积和这里差不多 。海地因为工业极度不发达,所以环境非常好,青天白云蓝海,要是想看自然风光,海地确实是一个去处 。
在海地晚上不敢出门,当时还是在首都太子港,晚上想出去买点当地小吃尝尝,朋友不让我出去,说这里不安全 。我想算了吧,这里毕竟不是国内 。第二天朋友带我去一家当地的华人餐厅吃中餐 。后来我说想尝尝当地的食物 。中餐厅的老板就给我做了当地人常吃的一种米饭,就是把米蒸到锅里,倒上一下儿橄榄油,熟了过凉水,再抹上牛油,放到锅里再闷一会 。我觉得味道一般吧,类似国内的鸡油拌饭,我个人不喜欢油拌饭,朋友觉得味道还可以 。
下午我们到太子港西北一个城市,现在也忘记叫什么名字了,都是外国地名不好记,不像太子港这么通用的名字 。那个西北的城市很破旧,建筑也很破旧,不像国内这么多新建筑 。在城市里随便转了几圈,看到一些卖美洲古老纪念品的小店,就买了印第安吹奏音乐的排箫,我试试也吹不好 。回到国内就送一个朋友了 。最搞笑的是卖印第安人纪念品的是个黑人,当地很少见到印第安人的 。
【海地是个怎样的国家?】晚上我们在那个城市住下了,大晚上街上没什么人,听当地导游说在这个城市一年的抢劫杀人案多到数不清 。
我最好奇的是当地的一种土饼干 。就是把牛油倒在当地一种非常细腻的土中,放到布上晾干就成了当时一种常见的小吃,里面根据不同的作坊加有不同的调料 。这可真是土,比国内小吃辣条可不健康太多了 。
开始只是好奇,看到周边的小孩子在拿着吃,我也掰一小片尝尝 。没什么味道,感觉脆脆的,里面有一点油脂的湿滑感,也不放糖,不面粉做的饼干差远了 。当地是甘蔗种植的宝地,没想到当地人连糖都舍不得吃 。
坐去迈阿密的邮轮离开时,我看着远去的海岸想这个国家怎么会这样?守着这么好的位置,矿产丰富,土地肥沃,竟然穷到吃土 。有时候真的不是你努力就可以的,其实他们并不是无所事事的人,只是他们没有力量掌控自己的命运,毕竟国家太小了 。
还是大国好啊,起码现在我们能够掌控自己命运了 。
作为西半球最穷的国家,海地是位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占据伊斯帕尼奥拉岛的西侧,东部与多米尼加共和国接壤,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牙买加隔海相望,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万,首都为太子港 。海地是个典型的黑人国家,黑种人占总人口的95%,通用克里奥尔语和法语,主要信仰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伏都教 。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整个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居住着大约100万印第安人 。1492年,大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伊斯帕尼奥拉岛,并在次年开始对该岛进行殖民活动,等到1502年时,该岛完全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占领该岛后,在屠杀大量进行反抗活动的印第安人后,又将幸存者抓做奴隶,送往种植园、矿场从事苦役,再加上天花的泛滥,等到1544年时,岛上的印第安人已近乎绝迹 。
印第安土著绝迹以后,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因地理条件恶劣、矿产资源被开采殆尽,再加上土地荒芜等原因,被西班牙殖民者抛弃,逐渐变成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海盗的据点 。1679年,根据《勒斯维克条约》,法国正式从西班牙获得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主权,并改名为“圣多明各” 。此后,法国殖民者将大量黑人奴隶引入该地,大力发展种植园业,使得该地一度成为拉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