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 二 )


其次 , 教师要教导孩子细心观察 , 留意身边的善举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他人的帮助产生积极的情感 , 有助于感恩心态的建立 。
再次 , 教师应当经常带领孩子走到户外 ,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 感恩与众多其他积极情绪相关 , 幸福的情感能够诱发感恩的心理 。大自然的美丽容易激起孩子幸福的情感 , 幸福的情感有助于感恩心理的产生 。所以 ,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 教师还应当教导孩子要常常微笑 。这也有助于感恩心理的产生 。
最后 , 教师要教导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 , 要及时道谢 。及时道谢的习惯有助于孩子保存积极的主观经历 , 积极的主观经历有助于感恩心态的产生 。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人生活条件变好了 ,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 让许多的家庭中 , 出现了只有一个孩子的状况 , 这时的一个孩子 , 成为整个家庭关注的重心 , 很容易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 。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 , 很少懂得感恩和付出 。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被宠出来的孩子从未经历过付出劳动收获成果 。
孩子是需要被教育和引导的 , 而言传身教是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 在溺爱孩子的家庭中 , 对于孩子的宠爱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 , 只需要孩子开口要 , 伸手拿 , 家庭的所有养育者都会非常主动的把孩子要的东西给他们 , 在孩子尚不成熟的概念中 , 自己想要的东西 , 只要去找人要就行 , 不需要考虑付出自己的劳动来获取 , 也不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们满足自己愿望的成本很低 , 可能就是开个口 , 费力气点的就是大哭一场耍赖一下 。这种观念一旦在孩子的认知中形成是可怕的 , 孩子会在今后与其他人相处时采用一样的方法 , 借别人的东西不告诉主人 , 想要什么东西 , 直接伸手去拿 。不懂感恩 , 也是如此形成的 。
溺爱家庭中的孩子 , 愿望被满足 , 身为养育者表现出的是比孩子更开心的心态 , 孩子得到满足 , 养育者却更兴奋 。这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任性的需求也是合理的 , 进而提出更多过分的要求 , 最为严重的是这些孩子不会说谢谢 , 或者谢谢对于他们只会是口头上的一句话 , 他们不明白感谢他人背后的意义 。因为不了解对方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付出了什么代价 ,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总认为所有的事情的很轻易就能做成的 , 没经历过艰辛的过程 , 自然不懂对他人的感恩 。
以上内容均为开火车的老湿机·顾老湿原创 , 转载请私信
欢迎关注开火车的老湿机

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

文章插图
被溺爱的孩子都是“小皇帝”那种类型 , 当他感受到大家都要变着法儿讨好他 , 把一切好的都给他的话 , 他就会觉得你为他做什么 , 给他想要的东西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他不会感谢周围的人 , 更不懂得感恩他所拥有所得到的一切 。

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

文章插图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自己可以通过哭闹的方式来取得一切他想要的东西 , 他就没法感受到何为边界 , 觉得哭就能替他顺利的解决一切 。而当他发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样轻易的就可以得到 , 也就觉得没必要感恩谁 。因为一切都可以“哭”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