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买房拼勇气,谁借钱多谁胜利,如今买房,看实力,套现数钱才算数。( 三 )
一、可替代的物业 。
物以稀为贵 , 倘若2016年高位接盘的 , 是某地区独一无二的物业 , 那么即便后期市场遇冷 , 该物业价格依旧会坚挺;然而 , 如果买到老旧小这种楼市中最不受待见的物业 , 那未来就不好说了 。 老旧小之所以还有市场 , 一方面是年轻人初次置业 , 买不起好的商品房 , 另一方面还是“拆迁”的错误认识下 , 这种房子总能糊弄一帮不懂得认真研究楼市的人—拆迁发家致富的是城中村 , 不是市政房;而且棚改开始后 , 货币补偿已经取代一套换三套 , 成为主流 。 要说老旧小唯一的好处 , 那大概就是所见即所得 , 没有公摊了 。
二、超过个人能力去抢房 。
这种人就是那种套干信用卡 , 借遍朋友去买房的人 。 其实稍微算算就会觉得纳闷 , 信用卡年化利率在18% , 即便房价一直涨 , 真正落下的净收益也会为利息所对冲 。 何况 , 房价不会一直涨 , 房子套现也不容易 。 是啊 , 很多理直气壮借钱买房的人 , 总会说 , 大不了房子赔你 , 还能还不上钱?想想看那些资金链断裂的小开发商 , 人家手里拿的可是土地啊!资金链一断 , 现金流一截 , 照样破产跑路 。 所以 , 当下支持房价上涨和快速交易的路都堵死了(限价、限售) , 虽然说 , 调控防涨又防跌 , 可是各路信贷的收紧、现金流告急 , 拆东补西不断累积新的债务 , 表面上看是千万富翁 , 到了还款日就急的血压高 , 这样的投资还有什么意思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