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异化、退学等 最早一批“读经少年”怎么样了?( 九 )
除了生理上吃的苦 , 学习上的困惑也不少 。 大多数读经班都宣扬“先求熟读 , 不急求懂” , 也就是要求孩子们先“包本”三十万字 , 待进入文礼书院统一解经 。 但真正进入文礼书院后 , 徐子生期待中的解经、讨论、辩论和质疑都没有过 。
他举例说 , 说到哲学 , 王财贵本人极其推崇哲学家牟宗三 , 鼓励学生们都要读牟宗三的书 , 并且说只要读他的书就够了;说到跑步 , 他会说这是很低端的 , 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打太极;如果说音乐 , 则说我们中国人就要弹古琴 , 吉他什么的其他乐器都很低端……几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 都是一边倒地灌输 。
作为“老实大量读经”体系的早期追随者 , 了解得越多 , 徐子生跟父亲的质疑越多 。 沟通无果之后 , 他决定从文礼书院退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