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一直是被宋江架空的,那么他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呢?( 七 )


再者,晁盖能成为一代大哥不得不说一下他身边的这个人,他就是吴用也是后来的梁山军师 。吴用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常被人们以诸葛亮对比,道号‘’加亮‘’吴用长相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和晁盖等人本是同村,后来就是吴用献计让晁盖等人截取的生辰纲,可见吴用有很大的能力,后来微避免朝廷的缉拿,与晁盖等人一起去梁山落草,后来掌管梁山的军事大权!
但是在书中为什么宋江会取代晁盖,不难看出,因为前期吴用为晁盖出谋划策,晁盖才能风生水起,然而晁盖只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吴用感觉继续跟随晁盖干不出一番大事业,而后来宋江的到来,让吴用看到了宋江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在江湖上的地位不输于晁盖,跟随宋江日后必定比跟随晁盖更有发展前途 。正因为吴用的叛变才导致晁盖在梁山大哥的地位不保!所以说晁盖的死和吴用有直接关系 。
晁盖哪来的翻盘机会?
首先,宋江上山之后,晁盖的基本盘"七星聚会"的另外六人中,吳用改投了宋江,且成为了宋江的主要助手;公孙胜只挂了个虚衔,基本不问山寨之事;阮氏三兄弟分管了水寨,根本过问不到梁山领导核心之事 。六人之外的白胜,则从来都是一个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之人 。可以说,晁盖已经没有得力心腹可用了 。
其次,梁山的新增力量中,有的本来就是宋江的心腹,例如李逵、戴宗、花荣、张顺、石勇、孔明、孔亮等人;有的则被宋江收买成了心腹,例如秦明、黄信、扈三娘、王英、甚至包括卢俊义等人;有的则是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中立派,打仗参与冲杀,其他百事不问 。例如林冲、关胜、武松、魯智深等人 。可以说,在"七星聚会"之外,晁盖没有新增半个心腹 。
最后,梁山的所有军事行动,晁盖每次都被一句"哥哥岂可轻动"排除在外,剥夺了军权 。好容易争取到一次攻打曾头市的战役,却轻易中了暗箭而亡 。
很多人怀疑,射暗箭的不是史文恭,而是宋江安排的心腹花荣 。这个怀疑,《水浒》没有提供证据,我们姑且不论 。但以上三个方面的事例已足够说明,晁盖的被架空篡位,是没有机会翻盘的 。
关于人性厚黑的《水浒》评论已经很多了 。我们试着用一种阳光的、人文色彩来看原著 。施耐庵也许只是将零碎民间传说汇聚成册,没想到这么多阴谋、厚黑哲学 。也许作者初衷只是原汁奉上,个中滋味任读者评说 。
晁盖:义薄云天、仗义疏财、好交天下豪杰 。是个真英雄,真好汉 。
但他也有局限性:任一乡保正,也就是村长,眼界也就是一村之界 。而宋江为押司,类似于派出所长,体制内公务员,看的是一县之界,眼界就比晁盖大一些 。
晁盖力大无穷,号托塔天王,而且枪棒娴熟 。应该类似于项羽、吕布等武力超群的角色设定 。而宋江自幼读书,号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宋公明(放到现在就是黑道教父,江湖网红) 。押司也是刀笔吏的角色,文化层面比晁盖高很多 。
后来吴用和宋江成为搭档,估计吴用也发现了和晁盖交流不畅的尴尬 。(宋江和吴用两个二杆子文化人还是有些共同语言的)
晁盖在梁山上设置了聚义厅 。聚义是什么概念?是谋反 。而宋江后来改为忠义堂,忠义是什么意思?还是大宋的良民,还是皇帝的臣子 。熟话说师出有名,晁盖急着当土皇帝,而宋江拉拢宋朝不得意不得志的落魄贵族 。(华荣、秦明、关胜、呼延灼等)两个人的战略不同,宋江比晁盖高出很多 。
晁盖的局限在于出一口恶气,偏安一隅,而宋江的目的在于一步登天、为皇帝分忧 。宋江不想谋反,也没有谋反的动机 。这是宋江自幼读书的桎梏,也是《水浒》的精髓所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