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2)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3)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
4)首句仄起入韵式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三、通过以上打油诗与绝句的两相对比,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区别了吧,打油诗较绝句少了平仄格律的束缚,“对、联、替”的要求,便更加的自由随性了 。
借“竹外横斜三两枝”嵌句,我也凑了个七言绝句来做对比,如图二检测平仄格律无误 。而图一则是打油诗按绝句检测,不符合平仄、韵部要求的都被红线而圈,这就是打油诗与绝句诗的区别,见下图:
我先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两者的区别:打油诗和绝句诗是中国文学这颗大树上结出的两颗果子 。打油诗看起来最简单,但实际上不简单,而绝句看起来不简单,实际上的确不简单!

文章插图
唐代有位叫做张打油的普普通通的读书人,有一天清晨他推门出屋,才知道下了一夜的大雪,茫茫无边 。张打油诗兴大发,随口吟诗一首《咏雪》: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

文章插图
这首诗描写雪景很有特色,先由全貌转到特写,再由颜色转到神态,通篇写雪,却没有一个"雪"字,而白雪皑皑、天地合一的景象就已经跃然眼前 。这首诗遣词用字十分生动传神,诗风本色拙朴,幽默风趣,被广为传播,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手叫绝 。就这样,张打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
概括而言,打油诗不讲平仄对仗,通常都是大白话,似乎有些不登大雅之堂,但正因如此,打油诗贴近生活,格调风趣,老百姓喜闻乐见,因此,打油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一些大文人也会偶尔写一首两首逗逗趣 。比如在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也写过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来讽刺国统区通货膨胀,抨击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 。诗文非常有趣:
跑上茅屋去拉屎,
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
擦擦屁股满合适 。
绝句诗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平仄关系、语句对仗等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四句为一首,每句五字为五言绝句,七字则为七言绝句 。要求这么高,老百姓当然玩不了,特别是那一串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看着就心烦,所以绝句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高级别文字竞技,在这场竞技中,李白、杜甫、王昌龄可能是最牛叉的前三名诗人,他们的绝句存世较多,水平极高,我这里仅列举一首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不用我啰嗦,这首绝句您一定眼熟,就算不熟悉,您一眼也能看出绝句的高难度、高雅致,特别是古人对仗工整的水平,我们现代人是无法理解的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还是大学教授写的几首古体诗,其中就有一首绝句,唉!怎么说呢,看了他的诗,你就不得不对古代诗人顶礼膜拜 。
- 怎么做一个管理者和怎么成为一个管理者?
- 师生关系,老师与家长关系,是和谐还是如同仇人?怎样才对学生好?
- 福建再起疫情,是否会影响不久后的中秋和国庆出游?
- 和朋友出发旅游发的朋友圈句子大全
- 托布津能防止哪些病害
- 马蜂和蛇一起泡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 以家人之名唐灿和谁在一起了
- 拔罐减肥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 巨蟹和什么星座会幸福
- 沪港通和深港通什么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