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早期藏文史料中,以聂赤赞普为首的悉卜野家族王统一直都被奉为“天神之子” 。
在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赞普世袭表》中,记载着娘氏家族的一段歌词:“在河流(雅鲁藏布)的对岸,有一人,实乃天神之子,真正的王!吾人才乐于受差遣,由于是合适的鞍,才能做得安稳 。”
另外,本教系统古籍《大王遗教》也记载,“有一位居住于五重天之上,名为聂赤赞普,由于是天神之子,穆神(dMu)的外甥,我们邀他做王 。”
吐蕃赞普乃天神后裔,其实是悉卜野家族执政的理论基础,这一点与中原地区皇权“受命于天”的理论并无二致 。而这一时期,佛教思想还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统治藏族思想的依旧是本教系统 。
由此可以明确判断出,印度徙入说显然并非是一种出自藏地本土的传说,它极有可能是在佛教传入的背景下,由藏族史家和佛教学者基于对佛教的信仰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说法 。
因此,藏学家南喀诺布从文化心理上作了如下阐释:“藏族史家普遍将吐蕃王室的起源归溯几个藏区以外的王统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藏人笃信印度佛法,就对印度其它学科也有一种亲密感,从而对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求 。同时,也开始了将藏族历史文化的起源追溯印度的做法 。”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也指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事实方面,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

文章插图
长期以来,学界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观点,既西藏人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迁入高原的 。学者们当然不会无端猜测,长期以来支撑此观点的依据,便是西藏昌都卡若遗址 。
这处总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断代为4300--5300年,发掘出土了石质、骨质工具近万件,陶片2万余件以及大规模的建筑基址遗存 。
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文物可以断定,至少在此时间段,西藏地区的古人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氏族社会形态 。
有些学者推测,西藏古人类有可能是在新旧石器交界期,从中原地区迁移而来 。而昌都位于汉藏交界地区的地理特点,似乎也能佐证这一说法 。
但随着西藏考古的不断进展,藏北、阿里地区相继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将西藏古人活动的时间不断推前 。
直到2018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发布了一篇中科院学者的论文 。他们在一处名为“尼阿底”遗址,发现了大量而且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
可以据此断定,距今4-3万年前,在海拔4600米藏北高原上,已经有成规模的古代先民活动 。

文章插图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学者们又在拉萨堆龙德庆县附近,一处海拔4200米斜坡上,发现了钙化岩层上的19个手印和脚印化石,以及一个火塘遗迹,这些留下坚实足迹的先人们距今超过2万年了 。
因此可以证明,我们之前推论的,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扩散的三步走模式:人类2万年前开始到青藏高原季节性游猎;5200年前,由我国黄土高原大规模扩散,并定居到青藏高原东北的河谷地带;3600年前,在气候冷干背景下,进一步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的伦理,并不完全准确 。
要知道,青藏高原的“造山运动”距今约3000万年,在此之前这一地区还是适宜古人类生存的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 。
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导致原来湿润炎热的青藏高原逐渐变得干旱寒冷,引起森林面积缩小,同时也促使一些猿类不得不由树居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逐渐引起肌体转变而变为人类 。而人类从猿类分化到真正的人类的起源,也正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这一时期完成 。
- 妈妈孕期反应太严重,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孕吐反应还益于宝宝发育的?
- 女人究竟想要什么。男人就真的无法理解女人了吗?
- 个人形象在职业发展中究竟有多大作用?
- 匆匆那年歌词
- 人们常说的美女究竟美在哪里?评判标准指什么?
- 农民工在外打工非常辛苦,每月究竟能挣到多少钱?消费大吗?
- 怀孕后恶心呕吐是什么原因?如何可以减轻?
- “过年”的含义和意义究竟是些什么呢?
- 在政府办当公务员,写材料写到吐什么体验?
- 究竟什么是时尚,什么是潮流,?互联网时代,人们关注的中心点在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