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 。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
2、喜蛛应巧,喜蛛应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穿针乞巧仪式是指什么】3、投针验巧,投针验巧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
- 入宅仪式的7个步骤哪7步 入宅几点为最佳时间
- 古时乞巧节乞巧指什么
- 佛教超度仪式,佛教常见礼仪
- 为什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有些学生在唱国歌环节却只顾说笑?
- 最早七夕节乞巧指的是什么
- 乞巧节之后的我国传统节日是什么
- 传统节日乞巧节美食
- 古代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
- 广州乞巧节有什么习俗
- 佛教皈依仪式,皈依需要做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