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 五 )


被警方包围后,法子英右腿中弹被擒获,后来枪决,而劳荣枝则侥幸潜逃 。之后,就开始了一场逃亡与大数据的决斗 。
劳荣枝作为仙人跳和绑架杀人的惯犯,有着较强的反侦察能力 。
早在江西歌舞厅坐台的时候,就一直采用假名 。她的真实信息是案发潜逃时留下的指纹、毛发,以及组织残留物等 。这些是身份识别的有效信息和证据,唯一且无法改变 。
另外,警方从她家里、学校、打工的单位里获取了更多的信息,比如证件照、人际关系、个人档案等信息 。警方对于劳荣枝的了解,也更加全面起来 。
在潜逃的过程中,劳荣枝进行了整容,从圆脸已经变成瓜子脸,并用多个虚假名字掩盖身份 。此时的劳荣枝,相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前判若两人,普通人很难辨别出来 。
为了谋生,她在厦门某酒吧、4S店和手表柜台先后打过零工 。而这三个地方相距均在6公里左右,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生活轨迹地图,这样就缩小了警方追捕的范围,初步确立了侦查区域 。
2019年,劳荣枝到朋友开的手表专柜帮忙 。警方在茫茫人海中很快就扫描发现了她的行踪,并通过视频对比、检索系统采集到了劳荣枝的真实信息 。通过对她的行踪进行回放,警方了解到了她的行动规律 。
按理说,劳荣枝已经做过深度整容,自己的样貌和警方掌握的照片有很大区别,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几十年没见的老同学,当你们再次相见时,可能一时半会认不出来 。但只要仔细观察、回忆,还是能够慢慢识别出来 。
原因就是,不论一个人怎么整容,部分个人信息是无法改变的,比如指纹、虹膜、瞳孔距离、人脸轮廓、人体骨骼轮廓等,这些都是辨别一个人的关键数据 。这就是大数据里的神经网络技术 。
劳荣枝虽然做过整容手术,但仅仅只是改变了一些面部特征,而虹膜、瞳距仍旧没有变化 。在天眼的监控下,她无处可逃,除非常年躲在地底下生活 。
被抓后,劳荣枝坚持说警方认错了人 。因为,她对自己长久以来整容、健身带来的容貌改变非常自信 。但是当警方拿出当年保存的DNA信息比对结果时,劳荣枝彻底被击溃了 。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面前,她无话可说,也无可否认 。
对于大数据技术,我想说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技术非常先进 。在人脸识别、天眼系统、视频检索等技术面前,只要你在这个现实社会或虚拟网络中出现过,你的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数据库记录 。
【2】大数据提高了破案的效率 。就像劳荣枝这种“女魔头”,即使整容、改名,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但是警方还是凭借23年前的照片将其识别出来 。大数据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破案效率,进而确保了我们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
【3】大数据的优点是“懂得多”,缺点是“懂得太多” 。如果不加以规范,滥用到商务活动中,将对我们的个人隐私造成破坏 。
比如我曾经在网络聊天中提到了“拔牙”,于是,浏览器中就出现了拔牙的广告链接,手机商城里也出现了防蛀、健齿的产品推送 。虽然极大地便利了生活,但却让我有种被“窥视”的不安感 。
每一种技术的发明和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技术也不例外 。它在打击犯罪活动的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个人隐私 。但归根结底,大数据只是一项技术,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关键取决于使用这项技术的人 。
各位朋友,对于大数据技术,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一、先举些例 。你揣个手机,去大型商场溜达,一准有美女迎帅哥,帅哥接美女,态度像仆人,笑容像花儿,让你倍感亲切 。你大大方方付了票子,还啧啧称赞,就冲你这服务也是值了 。现在开发商修房子,为什么有学区,刚需,刚改,改善,洋房,别墅等之细分?这些类别的房子它是随意而落吗?是否会盘算着配套和区位,而愈发满意!互联网巨头抢着卖菜,还记得么?是不是有多人辩解,时代总要进步!层出不穷的大数据杀熟事件,有遇到过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