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间的足迹 著名作家萧军在吉林省的往事(13)

萧军认为 , 马玉刚早就应该处决那个营副和两个已露出投降端倪的连长 , 结果马玉刚心慈手软 , 终于酿成后患 。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战书” , 觉得纵有万般无奈 , 也只能接受退走的条件 。 毕竟他们的核心力量就是十几个人 , 其中一半以上是妇女、老人和孩子 , 而且只有十几支大枪和短枪 , 所住的地方又没有任何可以作为防守的“堡垒” , 直接对抗是毫无用处的 , 不如“留得青山在” , 重新积蓄力量 。

据说当时舒兰县县长袁庆清(后来伪满洲国大臣之一袁金铠的后人)也从中进行过调停 , 叛军最后做出了让步 , 允许萧军他们用几辆大马车和马匹作为交通工具离开 , 还可以带几支长枪和短枪作为路上自卫的武器 。

萧军他们在叛军的监视下 , 离开舒兰逃往哈尔滨 , 他给舒兰留下了一声长叹和一个孤独的英雄背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