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优品折戟背后,长租平台做家居电商难在哪?( 二 )


截至目前 , 自如优品商城中出售的产品已包含家纺用品、卫浴个护、餐厨用品、生活数码、家居装饰、户外出行、饮食等多个分类 , 不仅有自营产品 , 还包括包括美的、优益、小度、漫步者等外来品牌 。
另外 , 从商城设计来看 , 自如优品的整体使用感受依然更偏向于购物平台 , 映入眼帘的多是以产品大分类为主的单品售卖图 , 个性化搭配场景以及方案都并不多 。 因此 , 该平台实际上走的还是电商路线 。
有交易就会有销售额 。 大公房产翻阅过往报道发现 , 自如优品除了刚开始售卖主推的三款家具时曾公布过一组“不到三个月实现销售额破百万”的业绩外 , 就再也没有公开过任何销售数据 。

图源:百度搜索
而且从该商城的销售情况来看 , 过往卖得比较多的商品更多为价格便宜的实用生活物 , 诸如垃圾袋、晾衣架、地垫、收纳箱等 , 已售数量均在800以上 , 有的甚至达到两千;但美学家具及家具软装等品类中的商品 , 销量却甚少有超过100的 。 图源:自如优品小程序此外 , 目前自如优品中部分品类中细分类别已经处于0单品售卖的状态 , 尤其是自如自营的东西 , 比如全屋智能 , 其余一些有商品正在售卖的类别里也基本都是外来品牌 , 款式也十分稀少 。

图源:自如优品小程序
总体来看 , 自如优品当初设想中的“美学生活平台”定位 , 似乎并未得到该平台受众的真正认可 , 租客对自如自营单品的接受度实际也并不高 。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自如优品的商业模式有硬伤 , 其坚持走商品经营而非走平台化之路 , 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 这也是该商城没有做起来的根本原因 。 落得今日结局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 ”
“家居业务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 而且往往还涉及后期安装等服务 , 需要实体店和相关的服务团队来作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支持服务 , 因此一般只是实体店的线上延伸服务 , 单纯的线上家居电商很难经营太多的商品与服务品类 , 其发展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就成了问题 。 ”柏文喜表示 。
长租平台的家居电商生意好做吗?
事实上 , 自如的家居电商业务也算是业内独一份 。
大公房产了解到 , 目前长租领域中触及过家居零售的公寓品牌 , 很少会单独设置线上销售平台 。 而从前开展过这项业务的企业 , 也几乎都是把交易过程设在了线下 , 且均是以和专门的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卖场的形式 。
2018年 , 碧桂园旗下的青年白领公寓品牌碧家国际社区就曾与小米有品合作打造了一个“有品智生活”样板间 , 售卖小米VR眼镜、扫地机器人、体脂秤、智能健身器等;2019年 , 天猫的超级样板间活动也搭在了万科旗下的长租公寓品牌泊寓 , 专门售卖美学家具 。 相比起来 , 单独依托自如平台流量来售卖自有渠道家居商品的自如优品 , 就显得异常“特立独行” 。
“家居电商目前的销售渠道已经很多了 , 比如淘宝、京东、居然之家等 , 自如自己再做其实就是在红海里竞争 , 非常难 。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大公房产 。
值得注意的是 , 2021年年底自如曾将总部大楼的一层改造成了Z-life生活馆 , 里面被划分为设计家居展区、“心舍”样板间、智能家居生活馆等几大区域 , 展示着各种来自知名设计师的美学家具 , 意图打造一个沉浸式的一站式家居店 。
但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对此表示:“如果拼线下体验门店 , 这类长租公寓品牌其实也比不过已经在家居领域深耕了很多年的企业 , 比如宜家、无印良品等 , 因为这些品牌都有自己的调性 , 散客选择性比较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