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乐”生活原来并不乐 , 过去很多年 , 乐山片区被视为徐家汇繁华商圈中的“低洼地” 。 上世纪80年代末这片区域由棚户区原拆原搬后 , 形成乐山二三村、四五村、六七村、八九村、虹二小区五个居民区 。 随着时间推移 , 住房狭小 , 设施陈旧 , 环境脏乱差 , 困难居民占到徐家汇社区困难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 , 这些主客观因素引发的矛盾日益突显 。 居民怨气重 , 居委整天有人来吵骂 , 110报警量占街道辖区一半以上 。
但是情况发生了变化 。
“居民从围着发难转为围着点赞 。 ”
【乐|老小区“乐”生活是怎样炼成的?】“一进小区氛围就不一样 , 明年外面不租房 , 要搬回娘家享受幸福温暖 。 ”
“信访量下降68% , 110警情刑事、行政案件下降41% , 12345投拆量下降71.5% 。 ”
“年初3台电梯竣工 , 第二批18台电梯正在火热施工中 。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访乐山六七村 , 听三位居民讲述他们的亲历与见闻 , 从一个老小区的变化 , 感受乐山片区的“乐”生活如何从“远离乐”“创造乐”走向“真正乐” 。
从拆违到更新 , 深耕细作“乐山蓝图”
居民柴秀英三代同堂 , 为了改善居住空间 , 在天井搭顶棚改造成房间用 , 后来又在天井外搭了大型防盗窗放东西、晾衣服 。 对拆违起初抱有想法 , 然而“工作组和居委上门来谈了几次 , 态度很耐心 , 讲得很细致” , 这让她非常有感触 。 身为楼组长和多年小区志愿者 , 柴秀英意识到 , 如果自己这块骨头很难啃 , 怎么再做别人工作呢 。 再说拆违工作有温度 , 顾及居民实际困难 , 有条件地保留天井顶棚 。
所以她带头在自家这一排楼最先拆了防盗窗 , 把用不到的东西都请进垃圾桶 , 邻里一起约定楼道不堆物 。 楼内干净 , 楼外有景 。 小区西门原是修车摊、废品堆 , 垃圾满地 , 居民非常厌恶 , 通过综合治理坚决拆掉了 , 改造成阳光小亭 , 有桌椅、有绿化 。 柴秀英她们每天来打扫、喝茶、聊天 , 国庆节挂起红旗灯笼唱唱歌 。 “我觉得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环境舒适比啥都好 , 也为孩子做个榜样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