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房企发债?物价大幅上涨?发改委正面回应( 二 )
孟玮表示 , 今后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形势变化 , 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 确保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
\n \n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 重点防范信用机制被滥用
\n \n信用体系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从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 强化失信联合惩戒 , 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 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四方面来看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
\n \n尤其是税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近期《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 。 据孟玮介绍 , 目前 , 发改委正根据各方反馈的意见 , 对《通知》进行修改完善 , 成熟后将及时发布实施 。
\n \n另外 ,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 , 信用机制可能会被滥用也是被关心的问题之一 。
\n \n“对于信用机制被滥用的担忧 , 这是我们在工作中重点关注重点防范的问题之一 。 ”孟玮表示 , 发改委注意到 , 个别地方违法违规将不适用于失信惩戒机制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 对发现的此类问题 , 发改委已及时进行了纠正处理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非一日之功 ,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信用惩戒机制建设过程中做到更加注重宣传解读 , 更加注重依法依规 , 更加注重凝聚共识 , 以及更加注重工作引导 , 加强对基层实践的指导 , 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 。
\n \n提高居民收入促消费
\n \n近期 , 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文件 , 不少地方也推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措施 。
\n \n孟玮介绍下一步重点将推进四个方面工作:
\n \n第一 , 疏通堵点促消费 。 推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出台实施一批促消费举措 , 特别是要针对消费领域突出的“痛点”“堵点”问题 , 加快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 , 大幅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 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 促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
\n \n第二 , 稳业增收促消费 。 要千方百计做好稳就业工作 , 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 抓紧出台实施《关于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的行动方案(2019—2020年)》 , 通过激发重点群体增收活力 , 促进农业农村和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 , 稳定工资性收入预期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 切实提高居民收入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
\n \n第三 , 改善环境促消费 。 加快推进多行业和多领域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 加强消费者维权信息化建设 , 实现“一地受理、全网查询” ,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 。 加强农村商品质量检查监督 ,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n \n第四 , 形成合力促消费 。 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并会同科技部等25个部门和单位 , 已建立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下一步 , 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 推动促消费政策的统筹衔接 , 共同抓好促消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 。
\n \n采用发展型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部门结构性去杠杆
\n \n针对企业降杠杆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降杠杆如何与稳增长目标相协调等问题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也做出了回应 。
\n \n孟玮表示 , 企业部门结构性去杠杆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 , 提高抵御冲击的能力 , 夯实国民经济长期稳健运行的微观基础 。 处理好“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关系 , 一方面 , 要坚定去杠杆方向、防止风险持续累积;另一方面 , 既要防止高负债企业债务风险集中爆发 , 也要避免低负债企业的合理投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
\n \n这就需要在去杠杆的手段选择上注重采用发展型手段 , 具体来说 , 包括市场化债转股、多渠道补充企业资本金、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等 。 发展型去杠杆手段的运用在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 , 可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 , 促进企业提高盈利能力 , 对稳投资、稳就业、稳金融都有积极作用 。 因此 , 企业部门结构性去杠杆与稳增长并不矛盾 , 稳妥去杠杆对于提高中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