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师伐鲁 , 鲁国竟派人犒赏齐军 , 才知道中原诸侯为什么扩张不起来//----
----齐师伐鲁 , 鲁国竟派人犒赏齐军 , 才知道中原诸侯为什么扩张不起来//----
----齐师伐鲁 , 鲁国竟派人犒赏齐军 , 才知道中原诸侯为什么扩张不起来//----
春秋时期 , 晋人自称“居深山之中 , 戎狄之与邻” 。 而楚国则自称“我蛮夷也” 。 晋国和楚国一个说自己和蛮夷做邻居 , 住在深山里;一个干脆说自己就是蛮夷 。 \r\n
但是我们知道 , 自齐桓公以后 , 偏偏是这两个诸侯国演变出了争霸的态势 。 那么自诩文明的中原大国们 , 他们都干什么去了?他们为什么没能参与争霸呢?\r\n
\r\n
【齐师伐鲁】\r\n
齐孝公九年 , 西面的晋文公和南面的楚成王已经开始摆出阵势 , 准备大战一场 , 决定霸主归属了 。 而在东面 , 齐鲁卫邢等国还是纠纷不断 。 \r\n
这年夏天 , 鲁国爆发了饥荒 , 国内“室如县罄 , 野无青草” , 灾情严重 。 齐孝公看到了机会 , 于是出兵伐鲁 。 \r\n
鲁国知道自己国家的情况 。 如果真的刀兵相见 , 他们几乎必败 。 但是鲁国人并没有惊慌他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 这个办法似也解释了中原诸侯的扩张困局 。 他们为什么没有形成与晋楚争霸的国家实力 。 \r\n
\r\n
【展喜犒师】\r\n
鲁国的办法是 , 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的军队 。 鲁僖公嘱咐展喜 , 在出发前去请教他的哥哥展禽 , 规划好外交辞令 。 而这个展禽还有一个名字我们更熟悉 , 他就是柳下惠 。 \r\n
柳下惠奉行“直道而事人”从来不曲意逢迎权贵 , 结果被接连贬谪 。 但是柳下惠的贤名却是尽人皆知了 , 后来其他诸侯请柳下惠出山 。 柳下惠说自己直道而事人 , 到哪里都是一样 , 会得罪人 。 如果要曲意逢迎权贵 , 在鲁国就能做官 , 不用楚国 。 所以柳下惠没有再出仕 。 \r\n
像柳下惠这样的人其实代表了当时的中原诸国文化高度 , 他们能够培养出一群遵从礼乐和本心的君子 , 而这些人也左右了国家的政治选择 。 \r\n
这时候遇到鲁国危难 , 国家上下都想起了这个有本事的柳下惠 。 展喜找到自己的哥哥柳下惠请教 , 柳下惠也就向展喜授以方略 。 \r\n
\r\n
【有恃无恐】\r\n
展喜得到柳下惠的指点 , 带人去犒赏齐国军队 , 受到了齐孝公的接见 。 \r\n
齐孝公见面就问:“你们来犒赏我的军队 , 是鲁国怕了吗?”\r\n
展喜早有准备:“如果是小人就害怕 , 君子不怕 。 ”\r\n
齐孝公说:“如今鲁国百姓的屋子里什么都没有 , 乡野连草都不长 , 你们有什么依仗能够不怕?”\r\n
展喜说:“因为先王的遗命 , 所以不怕!想当初周公旦和太公望分别建立鲁国和齐国 , 共同辅佐王室 。 成王留下遗命 , 让两家世代修好 , 不得相互争斗 。 我鲁国新君继位都要宣誓不敢忘记 , 难道齐国人忘了吗?”\r\n
展喜有恃无恐 , 齐孝公无言以对 。 如果说忘了 , 那就是自认为小人;如果说没忘 , 那就不能继续进攻了 。 最后齐孝公只好放弃进攻鲁国 。 \r\n
\r\n
【贵族文化】\r\n
其实展喜所凭借的并不只是所谓的先王遗命 , 他凭借的是像柳下惠这种人所代表的君子文化 , 或称之为贵族文化 , 这规范了中原国家的行事原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