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期旅游搜索用户行为和行业保障报告》发布
暑期旅游成为众多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 , 消费升级态势下 , 旅游消费保障越来越受关注 。 8月13日 , 百度发布了《2019暑期旅游搜索用户行为和行业保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依托百度平台大数据洞察 , 解读2019年暑期消费发展历程、变化趋势、热门景点、互联网旅游消费常见问题、平台保障等 , 揭示当下互联网旅游消费保障现状 , 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行业用户保障及行业共治思路 。
《报告》显示 , 2018年1月-2019年6月 , 消费者通过百度对旅游相关关键词搜索 , 指数达2亿 。 从年龄维度上来看 , 在收入、时间等方面占优的30至49岁人群是关注旅游的主力人群 。 暑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呈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 , 一是需求集中在北、上、杭、广等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另一类则是以优质景点为导向 , 其中不乏凭借特色景点脱颖而出的三五线城市 。
消费升级为旅游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 《报告》显示 , 暑期旅游国内最受关注的景点集中为国家4A、5A级风景区 。 其中 , “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有“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等景区在近两年受到网民热捧 , 入选最受关注十大景点 。
报告数据显示 , 旅游消费保障与消费者更关注出游预算、目的地选择、错峰出游、避暑出游等列入暑期游五大关注点 。 消费保障相应措施关注度位列前五 , 体现了旅游高速发展后人们需求的变化及对旅游品质的追求 。
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日益增长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旅行期间关注维权方式 。 值得注意的是 , 百度数据显示 , 消费者仅自主搜索旅游局(66%)及12301 投诉热线(8%)进行投诉 , 仍有近三成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投诉维权 。
维权意识不高 , 是消费者陷入旅游消费陷阱主要原因之一 。 互联网旅游的便捷高效在惠及广大消费者的同时 , 也隐藏着更多的未知问题 。 报告显示 , 产品评论造假、订票大数据杀熟、网站隐藏低价票等问题成为2019暑期旅游十大陷阱 。
为更好保障网民权益 , 百度发布了旅游保障升级计划 , 同时百度利用AI技术 , 对不良旅游广告、自然搜索结果清查 。 围绕纠纷处理 , 引入权威第三方机构 , 实现线上线下共治维权 。
(光明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慧 通讯员 魏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