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正面临精细化调控和转型

“你方唱罢我登场” , 各地房地产调控迎来“最”密集时期 。
京沪深是房地产调控的政策风向标 。 最近 , 北京着力“打补丁”“堵漏洞” , 推出离婚限购新规 , 上海实施二手房挂牌价核验新政 , 深圳调查“深房理” 。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直击市场“痛点” , 各界反响很好 , 具备在更大范围推广的可能 。 这是房地产调控进入精细化阶段的典型特征 。
【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正面临精细化调控和转型】“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 。 在此基础上 , 各地秉承“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原则制定具体调控方案 , 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 但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 。 究其原因 , 就是没有真正地做到“因城施策” , 没有找到当地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点”“痛点” , 自然就难以对症下药 。
现在 , 京沪深给各地做出了榜样:房地产精细化调控要这么干 。
首先 , 限购限贷拧紧“发条” 。 限制离婚购房是2017年北京推出的楼市调控“3·17新政”的一部分 , 由于此项政策偏软 , 给了一些人钻政策空子的机会 。 基于此 , 北京升级离婚限购政策 , 将锁定期限增加至3年 , 堵住了离婚购房的漏洞 。
上海和深圳也针对离婚购房出台了限购政策 , 且亦经过了“打补丁”过程 , 才更加严谨 。 拧紧限购、限贷“发条” , 增强政策的严谨性 , 才能让企图打政策“擦边球”的人断了念想 。
其次 , 存量房调控更加强调针对性 。 以上海实施的二手房挂牌价核验政策为代表 , 各地纷纷针对存量房推出新的调控举措 , 其中就包括广受关注的学区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