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骷髅王庙,摄影?孤城谷口村最早被称作杀谷,唐玄宗立庙以后改称其为省冤谷,又因常有夜半风声如鬼哭狼嚎,所以当地人又把这里叫做哭头村,后来村民嫌“哭头”二字不好听,便取谐音唤作“谷口”。我们依着地图的指引,从高平市区前往谷口村,驶出市区大约十分钟后,远远地望见一个锅底状的谷地,一条纤细的柏油路通往谷底的几处民房,我们料定这便是谷口村,便顺着这条小路下到了谷底。
文章插图
遥看谷口村,摄影?孤城时值正午,村中不见一个人影,骷髅庙亦是大门紧闭,我们透过门缝,看到了同样空落落的院子。骷髅庙始建于唐玄宗时期,唐以后又数经复建和修葺,眼前这座骷髅庙是清朝的遗存,庙中并无长平之战中的战士遗骨,却供奉着赵括夫妇泥塑。显而易见,史书上认定的导致赵军大败的第一罪人赵括,在高平人的心中只是长平之战的罹难者。他们没有将愤怒向战死沙场的赵括倾泻,而是把所有的仇恨都记在了杀人不眨眼的“人屠”白起头上。
文章插图
谷口村全貌,摄影?孤城高平市东郊有一条高耸的山脉,原名摩天岭,是老将廉颇屯兵屯粮的大本营。当年廉颇在山上的营垒中与秦军对峙,为了迷惑秦军,曾命军士在西坡大造粮仓,并将东坡上的黄沙装进米袋子中,用浩浩荡荡的车队拉着把一座座粮仓填满。同样缺粮的秦军一看这阵仗,以为赵军兵多粮广,遂心生惶恐,不敢轻举妄动。
文章插图
廉颇塑像,摄影?孤城长平之战后,人们为纪念廉颇,将摩天岭改叫大粮山,并在山顶建了一座廉颇庙。如今廉颇庙已被一座道观所取代,一尊崭新的廉颇雕像立在临近山顶的平台上,面朝开阔的乡野城镇,如同依稀往日,仍旧坐镇沙场,耳畔呼啸犀利风声,手握长剑指挥着千军万马。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古战场,摄影?孤城望着廉颇坚毅的眼神,不免让人设想,如果赵王没有替换掉廉颇,结局会否不一样?回望这场春秋战国时期伤亡人数最大的战争,表面上看是廉颇与王龁、赵括与白起的对决,实际上背后的操盘手是刚做满五年国君的赵孝成王和已经做了近四十年国君的秦昭襄王。
文章插图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赵孝成王一个刚愎自用,只想快点结束战争摆脱麻烦;一个老谋深算,企图一举击溃东进路上最强大的对手。认知水平决定指挥水平,赵王从贸然接收上党,到入秦议和而非去列国求援,再到罔顾包括赵括母亲在内的众人的反对,换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手做主将……可以说,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一步臭棋。反观秦王,在得知赵军被围困后,拖着老迈的身体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一带),以高官厚禄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奔赴长平战场,堵截赵国援军,为白起围歼赵军创造条件。
文章插图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秦昭襄王国王的战争,人民的苦难。四十万降卒惨遭坑杀罪在白起,在赵括,亦在秦王和赵王,归根结底是在那个强者存弱者亡的混乱时代。而信奉杀戮的白起最后也没能善终。长平之战后,白起欲一举攻灭赵国,秦王却听信了相国范雎的进言,接受赵国割地求和,令白起撤兵。数月之后,赵王违约,秦王再度发兵攻赵,却在邯郸城下屡屡受挫,秦王欲用白起,白起自知赵人对其恨之入骨,必拼死抵抗,故反复推脱。秦王恼羞成怒,赐剑令白起自行了断。白起在横剑自刎前,仰天长叹,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END-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各平台账号搜索“地球旅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