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贝壳同日交锋,房产信息平台大战打响第二回合
“我看上午阳光明媚的 , 下午会不会乌云密布我也不知道 。 ”当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从58同城CEO姚劲波嘴里说出来 , 全场哄堂大笑 。
\n这话是冲着“老冤家”贝壳找房说的 。 21日上午 , 58同城联合世联行、同策正式发布新房联卖平台;但同日下午 , 贝壳找房与100多家房地产经纪公司成立了“新经纪品牌联盟” 。
\n这只是表象 。 伴随着58方面入局新房销售平台 , 也代表着两家房地产信息平台打响了第二回合的战役 , 焦点从二手房转向新房 。
\n巧合还是故意?58贝壳同日交锋
\n鉴于过去双方“撕”得太狠 , 当天两场不同主题的发布会被迅速联想到一起 。
\n过去一年多 , 58同城与贝壳找房因业务高度重合已被塑造成为“宿敌” , 同日交锋屡见不鲜 。 比如在今年4月 , 58系安居客起诉贝壳找房不正当竞争纠纷 , 索赔9000万元;贝壳找房随即反击 , 起诉安居客盗用数据 , 索赔1亿元 。
\n如果说过去双方更多聚焦二手房信息发布和交易 , 而新房联卖平台“58爱房”的成立则是把战场移向新房 。 此前 , 安居客等平台也曾有过新房版块 , 但更多是楼盘展示 , 而这次则深度参与新房的交易环节 , 从房源信息分发到购房人到场确认 , 再到后期成交流程都有介入 。
\n贝壳找房自成立起就对新房市场虎视眈眈 。 贝壳找房脱胎于链家 , 而链家经纪人早就开始销售新房楼盘 。 “除了介绍和匹配房源 , 一些楼盘也会给我们特价房源 。 ”贝壳找房上一位置业顾问说 , 自己就曾是链家的二手房经纪人 。
\n从模式上来看 , 贝壳与58都声称平台开放 。 此前贝壳把新房模式形容为“新营销1+3”:以销售者为主体 , 配合“人店+直通车+新网销”的商业模式 。 该模式也是一手握着开发商的房源 , 另一手拉着中介经纪人 。
\n更形象地说 , 就是二手房交易的中介经纪人为开发商找客户 , 开发商给经纪人提成 , 平台赚服务费 。
\n背后有笔账:大中介新房收入已超二手房
\n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中介是卖二手房的 。 可如今这些中介为何要卖新房?
\n近几年来 , 链家、我爱我家、中原等中介都已加码新房销售业务 。 有些二手房购房人在看房的过程中 , 甚至会被经纪人推荐新房楼盘 。 “去年的总营销里面接近三分之二来自新房市场 , 接近5000多亿的销售金额 , 今年趋势更明显 。 ”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总裁赖国强说 。
\n中介眼中 , 新房市场是一块大蛋糕 。 “各大中介机构中 , 80%在卖新房的收入都开始超过卖二手房的收入 , 卖新房已经是第一主营收入 。 ”同策集团董事长兼58爱房CEO孙益功说 , 目前 , 每年开发商支付给中介公司的佣金收入大概1000亿到1250亿 , 今年可能会超过1200亿;而二手房6万亿的市场 , 按照2%的标准佣金计算 , 大约佣金收入1200亿 。 这也就意味着 , 开发商付给中介的佣金很快会超过二手房的佣金 。
\n2018年商品房销售金额为14.9万亿 。 “距离中国正式进入存量房市场 , 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 。 ”提前多年布局新房交易平台的居理新房CEO王鹏则向记者直言 , 之前只有少数城市进入二手房市场 , 绝大多数城市的老百姓买房时还是会先想到买新房 。 随着发展核心城市群的方针逐步落实 , 大城市陆续开始吸引新增人口和打造卫星城 , 城市化的进程还会继续推进 , 这也就不难理解各方为何争抢搭建新房交易平台 。
\n开发商倒苦水:仰仗中介是迫不得已
\n新房销售除了开发商自己的人马之外 , 会选择代理公司和中介两种渠道 。 中介经纪人有大把购房客户 , 正是开发商所需的 。
\n但从成本上看 , 代理公司抽成千分之几 , 而中介则是百分之几 , 差出好几倍 。 按照北京地产圈的“潜规则” , 刚需盘抽成1.5%到3% , 孙河等地的别墅盘则是4%起 , 个别项目甚至达到7% 。
\n“中介渠道就是一剂毒药!”一家知名房企营销负责人对中介渠道又爱又恨:一个楼盘推广和营销的费用有限 , 如果市场低迷、楼盘热度不高 , 则不得不引入中介经纪人渠道;但这样会带来高投入 , 又会让开发商缺乏资金做其它推广和亮相 。 来回来去 , 仿佛陷入恶性循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