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置业:中报业绩靓丽 攻守兼备优质地产投资标的
上市公司中期业绩进入密集发布期 , 向来以业绩马首是瞻的港股市场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 , 在当下这个时点审视公司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并从中挖掘机会成为投资人值得去做的功课 。
\n近日首创置业(02868.HK)公布2019年半年报 , 报告显示 , 半年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47.2%;营业利润21.8亿元 , 同比增长41.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亿元 , 同比增长61.2% , 各项核心业绩指标表现亮眼 。
\n近年来 , 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强政策调控影响 , 整体行业环境并不景气 ,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 , 首创置业仍然在大环境中取得了如此不俗的成绩 , 其背后有何秘诀?公司投资价值几何?不妨透过半年报一探究竟 。
\n一、合约销售再创新高 , 全年目标剑指800亿
\n尽管整个行业面临调控压力 , 不过首创置业在销售端的成绩仍然十分显眼 。 2019年上半年 , 公司销售额和签约面积再创新历史新高 。 签约面积162.7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19.4%;签约金额405.4亿元 , 同比增长12.4% 。 根据此前设定的全年800亿的目标 , 公司已经顺利完成过半 。
\n回顾过去几年公司的销售表现 , 首创置业一直处在高增长阶段 , 2014年到2018年 , 其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近30% , 增长强劲 。
\n首创置业2019年签约目标800亿 , 较2018年涨幅13% , 增幅略有下降 , 究其原因 , 一方面是基于整个行业大环境的考虑 , 在限购政策收紧、融资渠道收窄的行业大背景下 , 房企普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 盲目追求规模显然并不明智 。 而另一方面 , 首创置业自身布局偏重于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 , 这些城市面临的调控压力更大 , 而公司近年来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把更多的追求放在提质增效上 , 行稳致远的经营策略上 。 实际上在2017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 , 首创置业方面就曾强调\"有质量的增长\" , 表示不会刻意追求规模 , 规划以多元化业务模式取胜 。 亦正如此前公司副总裁及财务总监范书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所传递的理念:\"单从增长率和规模等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估值 , 是个短期行为 , 我比较倾向于从宏观去看——国内地产行业已经没有高增长和高毛利的逻辑了 , 未来三年一定会出现整体下滑 , 企业该回归行业本质 , 开发优质项目 , 才可能实现稳步增长 。 \"
\n牺牲短期的规模增长 , 寻求更长远的健康发展 , 财报给出的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公司用行动不断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决心 。
\n二、提质增效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n从半年报数据来看 , 首创置业的核心盈利指标中无论是营收、净利润还是毛利率、净利率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了高质量增长的态势 。
\n今年上半年首创置业实现营业收入为104.8亿元 , 同比增长47.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 同比增长61.2% 。 归属母公司核心净利润达10.40亿元 , 同比增长31.37% 。 每股盈利0.3元 , 同比提升58.4% 。
\n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8.4% , 较去年同期增长4.8个百分点 , 净利率亦进一步提升至16.8% 。
\n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亦维持着安全健康的财务状态 。
\n上半年公司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 净负债率由2018年末的169.6%下降至本期末的152.3% , 资产负债比则继续维持稳定 。
\n截止6月底 , 公司持有现金373.87亿元 , 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65.97% , 现金短债比1.49 。 公司长短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 短期债务占比24% , 长期债务占比76% , 偿债风险可控 。
\n融资端来看 , 公司凭借国企背书融资优势明显 , 期内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仅为5.53% , 处在行业优势水平 。
\n综合来看 , 公司不仅取得了高质量的增长 , 整体风险把控上也同样可圈可点 , 当前整个房地产市场降温尤其对于深度布局在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这样的降温\"重灾区\"的首创置业 , 其凭借优异的经营策略 , 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
\n三、土储充裕 , 优质布局助力未来高增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