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温太医在沈眉庄房中过夜,太后早就知道,为何不动手?( 四 )


眉庄作为新一批秀女中第一个承宠的,可谓是风光无限,赏赐自不必多说,皇上还投其所好的为她居住的宫室赐名,并提点她学着打理宫中事务 。眉庄之前,帮着皇后打理宫中事务的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华妃,从旁协助的是资历深厚的敬嫔,这些女人都是从王府时期就侍奉皇上的 。眉庄作为一个新出炉的贵人能得此荣宠,皇上对她肯定极为满意,又有太后的称赞加持,眉庄的康庄大道走起来顺风顺水 。前面我说眉庄从小被培养管家理事并非猜想,有一集皇上、皇后、甄嬛、眉庄在一起闲谈宫中绿豆汤福利的分配,她那算账的速度和改革的措施,不像是第一次管家理事就能想出来的 。甄嬛也是中上等官宦家庭的出身,母亲说话办事极为得体,但她似乎更寄情于诗书,于庶务上兴致聊聊 。眉庄前期的顺利得益于从小到大家族对她的培养,让十几年的闺阁培训得以施展,大放异彩 。
不求雨露,韬光养晦
转折点是假孕事件,她的处境一落千丈,瞬时从云端掉进了泥潭 。她明白了皇上的宠爱如彩云易散琉璃脆,更明白了韬光养晦的重要性 。很多人觉得这段时期的眉庄是颓废而绝望的,其实不然,绝境里她还是咬牙挺住并帮甄嬛筹谋前路,拉帮结派安陵容抱团取暖 。也是在这段时期,她对皇上彻底失望,对男女之情灰了心,哪怕在复位后都刻意与皇上保持距离,逐渐将自己边缘化 。
只要她愿意,她大可以在假孕风波平息后重整旗鼓,再次加入后宫争斗的阵营,但她似乎已经不屑于女人间的尔虞我诈,也不屑在皇上面前假意逢迎,一心只求安稳度日 。这期间,甄嬛独领风骚,安陵容后起之秀,加上祺贵人入宫,华妃倒台被赐死,曹贵人晋位后被灭口,这一切都被眉庄尽收眼底,但她只推波助澜或者伺机而动,从不主动出击 。为什么会说眉庄是真的厉害呢?因为她在这时已经学起了端妃、敬妃的老路,闷声在后宫取得一席之地,只求应有的待遇和尊重,不求雨露恩宠,方能细水长流,永葆无虞 。
眉庄的娘家在前朝一直得力,皇上不会无缘无故苛待眉庄,但是也不会对她像从前那样宠爱,所以眉庄直接调转方向,去了太后跟前尽力侍奉以求庇佑 。整部剧里,能得到太后青眼的嫔妃屈指可数,前期是端敬二妃,后期是眉庄和甄嬛,太后曾说,甄嬛虽聪明,却不及眉庄大气 。眉庄在太后的庇护下,不仅顺利封嫔,而且在宫中很受人敬重,皇上和眉庄虽有心结,但从明面上来看,他是很乐意给眉庄尊贵体面的 。对眉庄的好,除了愧疚,还有一层意思——皇上重视孝道,自然不会亏待这样德行高尚的女子,传到宫外也是好名声 。
眉庄后期首次出手,是借着祈福之名来甘露寺探望甄嬛,而为何会祈福,便是她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她的手段只用在她觉得值得并且不得不用的情况下 。这次出宫让甄嬛得知了父亲的重病,也为后期甄嬛重回后宫埋下伏笔 。眉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白莲花,她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但她从来不是为了自己本身,她有太多牵挂和掣肘 。
未雨绸缪攻心于计
甄嬛回宫后,钦天监的“危月燕冲月”事件给她们姐妹提了个醒,眉庄谈笑间不经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然后就让正史无故抱恙,副史上位 。这个细节蕴含了大量信息 。第一,眉庄的家族在宫外有很大势力,可以为眉庄铲除绊脚石,扶持自己人上位;第二,眉庄深谙趋利避害之道,一切只在她愿不愿意出手之间;第三,她的智谋心机完全不输甄嬛,懂得未雨绸缪,培养势力,并且她更深藏不露 。
和温太医珠胎暗结后,她不得不和皇上重归于好,让孩子”认爹“,复宠的那一段简直堪称撩汉典范,轻轻松松重新博得皇上的宠爱 。当年甄嬛小产后和皇上怄气沉寂了一段时间,想再复宠,又是兴师动众抓蝴蝶,又是做天水碧的斗篷,又是盛装打扮,沐浴焚香,还得让眉姐姐牵针引线才让计划成功 。而眉庄想复宠,随便穿一件几年前做的粉嫩色系衣服,假装找找镯子,几个眼神,说两句话就让皇上神魂颠倒了 。眉庄非常懂男人的心思,说话做事,得体之间既成全了男人的颜面,又不丢女人的矜持 。这才是符合皇家范的举止态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