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喝酒,说法比较多的一定是东北人啦 。
在东北老家,只要两个以上男的一起吃饭,基本上就要喝点酒 。似乎是两个人吃饭,不喝点酒,这顿饭吃得该多没有意思啊 。尤其是请别人吃饭的时候,是必须有酒的 。
来南方五六年的时间,每次回老家,回去之前跟老家那边的人联系,无论是家里人还是朋友,一定忘不了的一句叮嘱就是:回来喝点!
我对酒从来都不感兴趣,能感受到的口感只有两个字:苦和辣,尤其是白酒,更加排斥,每一口都难以下咽 。
在东北经历的奇葩喝酒习俗:
大约二十年前的时候,东北老家有些地区流行喝60°的北大荒酒,度数那么高,咽一口觉得从口腔到食管,火辣辣的,有一种明显的烧灼感 。
我们高中的几个同学聚会,也喝的这种高度酒,两个人喝一瓶,每人半斤,喝完白酒每人还必须再喝一瓶啤酒 。
当天,喝完酒之后,怎么散场的,我已经不记得了 。第二天整整难受了一整天,可是几个同学依然要求中午晚上再喝点白酒,美其名曰:透一透!正是要人命啊,两天饭局下来,我的想法是:这辈子都不想在碰白酒 。
很长一段时间,在当地流行着这样的喝酒习俗:桌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当一次酒长,把所有人的酒依次劝下去 。
如果是有酒量的人还好,喝上半斤八两的,不耽误什么事,也不会喝多,苦就苦了我们这些不能喝酒,没有多大酒量的人 。不喝吧,破坏了整桌热闹的气氛,喝吧,真的喝不下那么多 。
当时,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心里想,为什么我的酒量就这么差,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又能喝又能说的,真心羡慕他们 。
每逢这样的场面,基本都会有几个人,因为不胜酒力,最后喝到吐,喝到短片儿,甚至喝到不醒人事,被被人搀扶着回去 。
要知道,有时候整桌人达到十多个,要喝掉每个人张罗的酒,就是十多杯 。因为自己也要做酒长,任何人劝的酒都不好意思拒绝,否则自己不给别人面子,自然人家也不会给自己面子的 。
想起来那些年喝酒的陋习,真是想起来就心有余悸,真心是怕啊 。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查酒驾、追究酒后责任等方法的实施,尤其是当年很多拼命喝酒的人,基本上身体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各种慢性病的不在少数,现在这些喝酒的陋习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了 。
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在意健康,大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一些陈规陋习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现在再回到老家,已经很少有人再劝酒,都是点到为止,各自随意,再也不需要因为喝酒而苦恼了 。
喝鱼头酒
坐标山东宁阳 。这是听岳父说的,他们年轻的时候吃席都喝鱼头酒 。宁阳有大汶河,以前汶河里的鲤鱼很多的 。所以宁阳人吃席都会用鲤鱼来做鱼汤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已经喝的差不多了,菜也吃的差不多了 。鲤鱼汤里的鱼汤和鱼肉也吃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只剩下鱼头了 。这时候主家就会把2斤宁阳产的彩山特曲白酒倒进锅里烧热了然后倒进鱼头的碗里,用汤匙舀着喝,这就是鱼头酒 。喝完鱼头酒,走路就只能扶着墙了 。你喝过鱼头酒吗?
我经历过一次很奇葩的喝酒习俗,没有点酒量和文化底子还真应酬不了 。
因工作需要,年轻时经常在外地施工 。在施工期间免不了与当地人交往,交往就免不了喝酒 。那次工地附近村里的村支书找到我要聚聚,我问有什么事吗?他说没事,你们在我们这施工,我们就是邻居,是邻居就得好好“噶胡” 。我说好吧!我请客 。村支书说那不中,你们远来是客,哪好让你请客,明天中午十一点半到我们村部 。说完没等我说话,转身走人了 。
- 在河南的众多小吃中挑一样最爱吃的,你会选哪个?
- 俗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苦求”,现实往往印证了这话是对的,你怎么看?
- 你去过的地方,风景最好的是哪里?
- 孕期最后一个月时体重一点都没涨,是什么原因?
- 经典人生名言警句集锦
- 爱老公还是选择更爱自己?
- 北方人请客时说点几个硬菜,到底什么是硬菜?你眼中的硬菜是什么样子的?
- 4个常见的“收纳通病”,只会让你越来越忙,变相加重家务负担!
- 你有没有动漫人物中的一句台词让你记住了整部动漫的经历?
- 你见过最精彩的匾额书法是什么?为何精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