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陈子昂在唐诗演进中的贡献 陈子昂是武周诗人还是唐代诗人?( 二 )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
陈子昂,出生于公元六五九年,逝世时间于公元七零零年 。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
黄金台上放高歌,
才气纵横志未磨 。
多少豪杰栖草莽?
名垂青史并不多 。
首先,这个提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并沒有把武周时期单独的列为一个朝代,他只是属于唐朝的一段时期 。也就是相当于一个皇帝的年号吧 。
我们先来看看武则天的生卒年(624年一705年),一共活了八十二岁 。公元690年,六十七岁时登基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后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宫廷改变,立皇太子李显为皇帝,即中宗,武则天被迫退位 。在死前遗嘱,归葬乾陵,去帝称后,遂被称之为则天皇后 。从上面可以看出,武周最终还是回归大唐,她只是大唐当中的一段插曲 。
再来看看陈子昂的生卒年(661年一702年) 。射洪人 。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元年考上进士 。因上书论政,被武则天赞赏,授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受到降职处分 。后辞官回乡,被县官段简诬陷,下狱而死 。
陈子昂在诗歌创作上,标举汉魏风骨,反对齐梁浮靡诗风,成为唐诗革新的先驱 。下面来欣赏他的这一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幽州台是战国时燕国的旧址,这里曾经是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等著名人物的场所,诗人伫立此台,深感沒有碰上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君圣臣贤,君臣际遇的好时代,两个“不见”暗示了自己所处的是一个苦闷,寂寞的时代,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得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的痛苦呼喊和深沉感概 。
话题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 。从武则天和陈子昂两人的生卒年上看,只能说陈子昂是生活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因为武周时期只是唐朝的一断插曲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就沒有将武周单独的列为一个朝代 。
陈子昂,学名伯玉,唐朝,武则天主政时代诗人,四川射洪县人,,
主要作品有:《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 。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座右铭》
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 。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
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 。
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 。
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
谢悟空官方邀请!
此问题的提出,焦点在于:武周是一个独立的朝代,还是仍属于唐朝?
据史料纪载,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
陈子昂与李白、王维等被称唐初十杰 。他最负盛名的诗是《登幽州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可见,历史一直这样断定:武则天执政时所建的后周,只是唐朝的一个短暂阶段 。武则天本人是李氏媳妇不说,后周一朝前后289年整个唐代都是李家天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