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 六 )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

文章插图
戴茜与盖茨比的爱情大概是这样的:停战以后盖茨比急得发疯地要求回国,但是由于混乱或者误会,他却被送到了牛津,在这整个期间戴茜内心深处渴望做出一个决定 。她现在就要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刻不容缓--而且这个决定必须由一股近在眼前的力量来做出--爱情啦、金钱啦、实实在在的东西 。结婚前收到盖茨比的信,她大哭一场,说自己改变主意了,不过第二天立刻跟没事人一样跟汤姆结了婚 。女人总会觉得,男人为了配得上自己而去拼搏去奋斗,这是一件好事,甚至大加宣传这是爱情的积极功能 。但她们期待的只是自己是这个男人的起点,同时又是终点,他奋斗的一切都只是向自己奉献,自己是他世界山峰的顶端,可是生命是值得超越的东西,当这座山峰被征服了,那么就失去了魅力,他会立刻移开目光,去追寻新的高峰,毫不留情的离开这个世界 。
同时看过原著与电影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个有趣的区别:相比原著,盖茨比在电影中更自私,而汤姆在电影中更残忍 。而原著的主角是贵族之后,也上过战场,更加桀骜不驯与游刃有余,电影中分明是个乡下来的小菜鸟 。在原著中主角以一种更超然更冷静的视角旁观着盖茨比的大戏,而在电影中他已然成为了一个小粉丝,一个崇拜者,一个精神的继承人 。电影中男主角一开始就在接受心理治疗,最后靠写完盖茨比的故事完成了自己的治疗,他亲眼凝视了深渊,然后把从抑郁与疯狂的阴影中爬了回来,所以他才在小说原名《盖茨比》前边加上了Great——伟大,这才是美国梦:停止即死亡,荒唐即力量,疯狂即伟大 。



如何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

文章插图
盖茨比的经典台词是“我当然可以回到过去”,这句话是一个骗局,但他并非故意,因为他首先骗了自己并且信以为真 。“要先勇于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不相信自己的人永远在说谎 。”回到过去,那为什么不回到贫穷朴实的乡下去当一个农夫?不必太多的谈论心理学知识,我们只知道知道一个人要回到过去,他不会愿意回到过去的任意一个时间点,他只盼望某个特定时刻,而这个时刻,一定是给他带来了最大的喜悦与欢乐 。为什么要回到追求戴茜的时刻 。残忍一点说,是因为戴茜拒绝了他,而拒绝的理由就是地位和金钱 。如今他有了,他要向那曾经拒绝与鄙视他的一切复仇 。用罗素的话说,这是权利的欲望 。就像拿破仑成为帝国皇帝的动力,就是让那些曾经因为他是个科西嘉穷小子而嘲笑奚落他的贵族同学,在他的面前俯首称臣 。这就是为什么当汤姆说再有钱你却改变不了你的血统和出身时,他勃然大怒的原因,这相当于在宣称现代医学对你的绝症已经无能为力,你唯一的结局就是软弱,崩溃,放弃治疗并且哭泣 。
“他的父母是碌碌无为的庄稼人--他的想象力根本从来没有真正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父母 。实际上长岛西卵的杰伊·盖茨比来自他对自己的柏拉图式的理念 。他是上帝的儿子,--这个称号,如果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字面的意思--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 。但是他的内心却经常处于激荡不安之中 。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各种离奇怪诞的幻想纷至沓来 。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展现在他脑海里,这时小钟在洗脸架上滴答滴答地响着,月亮用水一般的光浸泡着他乱七八糟扔在地上的衣服 。每夜他都给他那些幻想的图案添枝加叶,一直等到昏沉的睡意降落在一个生动的场面之上,使他忘记了一切 。有一阵子这些幻梦为他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发泄的途径:它们令人满意地暗示现实是不真实的,它们表明世界的磐石是牢牢地建立在仙女的翅膀上的 。”这是一张美国式迷梦的灵魂的最美照片,一段最美旋律,而这个幻梦的内容就是:“我是被选中的,与众不同的,最特殊的人,普通人的规则对我来说是无效的”,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说,这是妄想狂,自恋型人格与精神分裂的症状,就跟玛丽贝克(基督教科学派创始人)或者乔布斯在年轻时所想的一模一样,但有趣的是,他们都改变了世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