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神”的涵义是什么?( 二 )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 。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 。《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
2、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
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机能 。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物质产生的精神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对脏腑之气的运行起到调控作用,使之升降出入运行协调有序 。“五脏藏五神”及“五脏主五志”,反映了生命存在的形神统一观 。神的存在是脏腑生理机能正常与否的反映 。某种有针对性的精神活动还能调整脏腑生理机能的紊乱,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 。
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因此神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 。”这些都突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地位 。
精、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运行有序,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的代谢平衡,脏腑机能的发挥及相互协调,情志活动的产生与调畅,心理状态的宁静怡然,祛病延年的养生之道,都离不开神的统帅和调节 。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离开神则形亡,形与神俱,神为主宰 。

《黄帝内经》中“神”的涵义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的视频里有答案
《黄帝内经》中“神”的涵义是什么?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官方账号发来的问题邀请!
神州,古时中国的别称 。
神在远古时代不仅是一种宗教文化,更是我们祖先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代表 。
什么是神呢?
神,灵也 。《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
神的涵义离不开我们华夏独有东方文明的“阴阳宇宙观”
《黄帝内经》中将人与天(宇宙)合一辩证统一,用“神”形象表达了的人类生命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的和谐共生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涵义一:“神”是自然界天地万物运动变化规律引申的定义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宇宙的大道规律 。
说明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遵循的总规律,
阴阳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神,
神明便寓于阴阳的变化之中 。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化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涵义二:“神”是人体生命活自身的规律 。
既包括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体现 。也包括人精神层面的活动 。
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精密而且是十分复杂的 。
《黄帝内经》将七情、六欲、五志、意识、情志等涵盖其中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统领)神明 。
?以心神统领五脏、经络,通过神(或神明)、魂魄、志意三个层次调节人体生命规律 。魂魄、意志都是心藏之神的表现方式,相互间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存在着相互交叉、互相调控的复杂关系 。
“五脏主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神藏志,是谓五藏”
我是云上生莲,以上问题回答完毕,感谢大家的关注 。
《黄帝内经》中“神”的含义,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成语“心神不宁”、“气定神闲”的“神”字,含义是一样的,没有必要特别神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