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神”的涵义是什么?( 三 )


所以,我们不妨就从理解“心神不宁”、“气定神闲”中的”神”字,来理解《内经》的这一重要概念 。
首先,不要将“神”字理解为心,因为所谓“心神不宁”是指“心之神”不宁,讲的是心的一种基本性质 。实际上“心气”与“心神”应当是同一个意思,或者接近 。
所以,其次,不妨进一步思考,我们日常所说的“神态”之“神”,是否也是同一含义?我认为也是 。
第三,再反向思考 。形容一个人无精打采,状态不佳的“无神”的“神”字是不是同一意思呢?依然是!
第四,注意到,我们是将一个内心镇定的状态,称为“气定神闲”;而将一个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或乃至陷入低落、妄想的状态,称为“失神”或“无神”,此时我们已经不难归纳出,“神”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统一状态 。
当一个人的内心平和,无内在矛盾,统一与和谐,称为其心有“神”,也即有主心骨;相反,一个人,若是其心内斗,杂念纷飞,则形容其“失神” 。
所以,所谓“神”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安定统一的状态 。而安定不安定,与他的健康高度相关 。在我看来,这也同样反映了这个人实质的健康免疫能力 。
无中生有真空妙有,这个有即是神,精气神即精与气平衡后身体内即会出神,此神即是血脉流动的神经的感知 。精是肠胃吸收食物营养物质的精华,气即是空气
????神有三层含义,从深到浅分列如下:
????第一层“神”的含义是指:一切自然现象(包括生命)的内在规律 。
????从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到人的生长壮老、气的升降浮沉都受一个内在规律的支配--这个内在的规律就是“神”或叫“神机” 。比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讲:“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其中这个“神机”就是这个意思 。
????把这个内在的规律或“神机”拟人化,就是有神论,认为冥冥中有“上帝”在支配这一切 。认为这个内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发现的,就是无神论者 。
????第二层“神”的含义是指:人内在的生命力及外在表现 。
????人之所以活着,不光是一堆筋骨皮肉,人体及每一个微小的部分都在不停地生生化化、出入升降,这个生化一刻不能停止,一停止就是死亡 。这个一刻不停的运动生化过程,就是“神”或“神机”或“神明” 。在内经中是这么论述神的这层含义的:
???《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
???《灵枢·天年》讲“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
????人内在的生命力或说是“神”、“神机”,并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有外在表现的,比如通过面色、神志、肢体活动、脉象等等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望神”、切脉来知道某人内部的神机如何,健康还是不健康、可治还是不治 。
????第三层“神”的含义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感知力、情绪、意志 。
????关于“神”的这层含义内经是这么论述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也是这层含义 。
神是测不透的,神是掌管世界万物的主宰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