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摘抄及感悟 追风筝的人好词好句( 八 )


次日,法里德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塔利班的人开始搜寻他们叔侄二人,需要尽快离开白沙瓦 。阿米尔听后拜托法里德去找拉辛汗之前说过的慈善机构负责人约翰和贝蒂·卡尔德威,他要把索拉博安全的送到那里去之后,他就可以回美国了 。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两天之后,法里德告诉阿米尔,白沙瓦从来没有叫约翰和贝蒂·卡尔德威的人,无论如何,白沙瓦是没有的 。阿米尔沉默的办理了出院手续,他明白了拉辛汗的意思,索拉博需要和他一起离开 。法里德把他们送离到比较安全的伊斯兰堡之后就分别了 。他们在宾馆住下,阿米尔养伤的同时也在计划着怎么可以把索拉博一起带到美国,毕竟,突然收养一个父母双亡,没有任何证明的孩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
一直安静的索拉博终于有所反应,他心中高兴也害怕,高兴自己还有一个亲人依靠,但又害怕这个亲人抛弃他,于是他开口了:
“我不想再到恤孤院去 。“
“我永远不会让那发生,我向你保证 。“
事实证明,过早的保证一些自己并没有确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足以让人崩溃——索拉博割腕自杀了 。在最后时刻确认可以回美国的那个晚上 。
索拉博在重症病房度过了三天,撤去了呼吸管 。阿米尔的心才重重地落回地上 。他为自己的出尔反尔向索拉博道歉,得到的回答却是:“厌倦了一切事情 。希望你让我留在水里 。我很累很累 。“那种心灰意懒的话语,听着不由的让人揪心的疼,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2001年8月,阿米尔终于把索拉博带到了美国,期间,索拉博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阿米尔的把事情都和妻子说明,对于一直未孕的索拉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喜事,她热情的招呼索拉博,装饰着他的住所,喋喋不休的找话题想和他亲近,但都被索拉博那面无表情的沉默挡了回来,这死寂一般的沉默,一过就是一年 。
索拉博沉默的时候,世界风起云涌 。美国轰炸了阿富汗,北方联盟乘机而进,塔利班像老鼠逃回洞穴那样四处逃命 。战争的残酷,受伤的总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阿米尔和索拉雅被邀参与到一项医疗计划中,有个位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小医院有个外科手术组,专门治疗那些被地雷炸伤的阿富汗难民,但由于资金匮乏倒闭了,所以需要钱 。阿米尔成为那个计划的主持人,申请基金,招募捐赠活动,每天和妻子忙碌不止,只想为故国阿富汗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
2002年3月,小医院重新开张了,但不是外科,而是一个儿科诊所 。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为此他们决定选个日子好好庆祝一下,这天是周末,从早上开始就一直下雨,直到下午三点,雨停了,阿富汗的聚会开始了,大家彼此问候、拥抱、亲吻、交换食物 。索拉雅则看到了天空上的风筝,阿米尔走到风筝摊,买了一只黄色的风筝带到了正在抬头看天空的索拉博身旁 。
“你喜欢风筝吗?“意料之中的没有等到回答,但他的眼睛从天空开始转向了阿米尔,然后看了看风筝 。随着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阿米尔希望索拉博和自己一起放风筝,所以他边放边说起了他和哈桑放风筝的那些步骤,测风向的办法,追风筝的技巧,以此引起他的兴趣,事实证明,他成功了,索拉博眼中一直存在的模糊空洞声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光一直在阿米尔和天空中的绿色风筝之间转动,这一刻的索拉博是苏醒的,复活般的有了孩子该有的灵气 。阿米尔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可别忘了,他可是斗风筝的好手,几个回合就把绿色风筝割断了 。围观的朋友都不禁鼓掌 。俯视索拉博,他嘴角一边微微翘起 。他的笑就是好的开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