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发帖子是什么意思 怎样在网上发帖子?


交汇点讯 9月17日下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在宁召开新闻发布会,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省政府信访局解读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江苏省信访条例》 。此次修订系统总结和固化我省近年来在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建设方面经验成果,以完善信访制度为主线,以压实工作责任为关键,以解决信访问题为目标,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实质性解决信访问题 。

网上发帖子是什么意思 怎样在网上发帖子?

文章插图
权利+义务,依法信访受法律保护
我省现行信访条例颁布实施于2006年,至今已有15年时间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的要求日益增长,国家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三期叠加”时期,群众信访诉求更加复杂多样,信访工作的形势、工作职责和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对《条例》予以修订 。围绕信访事项终结、诉访分离、信访工作考核及结果运用、第三方参与、信访部门“三项建议权”、信访工作责任落实这六个方面信访工作的重点难点,《条例》由原来的7章51条扩展为8章73节,新增25条、修改40条、合并2条、文字表述调整6条、删除1条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贡旭敏评价说:“《条例》的修订出台,有利于密切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江苏信访法治建设水平,提升全面依法治省水平;有利于改善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服务保障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 《条例》首次单独成章专门规定信访人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依法信访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干预信访人依法信访,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和非法提供在信访工作中知悉的信访人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信访并非法外之地,依法信访、理性维权才是解决个人利益诉求的正确方式 。”省信访局副局长闵坤斌介绍,《条例》列举式规定了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享有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10项权利,应当履行遵守公共秩序、服从依法处理决定等6项义务,完善权利义务配套制度,使权利更加全面,义务更加清晰,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针对信访渠道入口过宽、受理范围不够明晰等问题,《条例》强调把“诉访分离、分类处理”要求落实到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规定中,在信访入口处厘清信访与诉讼的关系,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避免信访和其他行政因素对司法程序的干扰,并对申诉求决类、意见建议类、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办理要求分别作出规定 。
阳光+便民,网上信访“不断线”
阳光信访信息系统最先在我省推开使用并走向全国 。作为网上信访的发源地,全省网上信访量占信访总量的70%以上,网上信访已经成为信访工作的主渠道,为群众提供了“不见面”“不断线”优质高效服务 。本次修订,《条例》调整修正基本概念,明确“网络”作为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的形式之一,并列在第一位,引导信访人通过网上提出信访事项 。《条例》对网上信访平台的建立、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以及答复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社会处副处长王燕提醒,这里的网络特指各级国家机关的网络信访平台,不是说随便在网上发个帖子就是网上信访 。目前,我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视频接访系统,但网络视频接访运用还不充分不平衡 。条例出台后,这一服务将逐步推开 。条例还要求国家机关负责人阅办群众来信和网上信访,负责处理的国家机关通过网络信访平台等快捷方式告知、答复信访人 。为切实发挥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全省信访系统将加大“一网通”推进力度,结合“江苏阳光智慧信访”建设应用,推动“阳光信访”信访信息系统在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全覆盖、全应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互联互通 。加大“一网办”推进力度,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督办、复查复核所有信访程序均在网上运行,全面规范登记、转送、交办、告知、答复、报告、分析研判各环节,实现全程“留痕”、更加“阳光” 。加大“窗口”建设推进力度,持续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网上信访品牌,建成群众会用爱用好用管用的“人民满意窗口”,使网络信访真正成为更多群众信访的首选 。需要注意的是,倡导网上信访,并不代表不要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更不能用“键对键”替代“面对面” 。“无论是来访、来信、来电,还是网上信访,其关键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闵坤斌介绍,群众通过网络信访受理平台反映的问题,很多也要通过实地调查、回访等方式,掌握真实情况、促进矛盾化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