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小冰河时期会很快到来吗?为什么?

天文上对小冰河期,主要是参考蒙德极小期 。公元1645到1715年在天文学上称为蒙德极小期 。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活动非常弱 。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沃尔特·蒙德通过太阳黑子的记录,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总共有记录的黑子数量只有50颗左右,而通常这样的时间段,也就是70年左右,太阳黑子应该有4万到5万颗 。与此同时,1550年至1770年被称为小冰河期 。这段时间气温降低,农作物产量减少 。
本来对蒙德极小期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但毫无疑问,它的本质就是太阳活动为什么会变弱 。
在2015年,英国天文学家对太阳数据以及模型做了深入研究 。英国的扎科娃(Zharkova)教授在英国Hull大学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对太阳发电机理论做了研究 。传统理论认为,太阳自转,形成一个发电机,加上太阳的核聚变,就对外发射出了很多粒子和能量 。产生了巨大的电磁场 。而他们认为,太阳有两套发电系统,一套在太阳内部对流层,另一套在太阳外层 。就像我们平时见到的交流电叠加一样 。两部发电机,由于不同步,因此产生的能量叠加有时候会很高,有时候会很低 。只要探测太阳表面的电磁波,进行分析,就可以去预言太阳今后活动的强弱 。
他们用这个模型重新检查了过去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数据 。发现这个模型,比以前单一发电机的模型对数据的说明要好 。
于是他们又对未来做了分析,发现到2030年左右,有60%的可能,太阳活动会进入类似历史上蒙德极小期的状态 。
按照他们的看法与理论,小冰河期是有可能再过10多年来临的 。他们的模型是不是正确,接下来几年的数据监测和检测是关键 。

地球小冰河时期会很快到来吗?为什么?

文章插图
通过天文学角度来讲,冰河时期和气候变暖是相对应的,但是现在的气候一直是在变暖,因为太阳在不断衰老,会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
据说在2020年会地球发生一次小冰河时期一直持续到2035年甚至更久,因为那个时候太阳就要进入休眠时期了,发出的光会衰弱,从而使我们感到更冷 。
届时,夏天的时候,我们郑州最高温度不会超过15~20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会将至--25摄氏度都算好的 。预计广州那个时候的冬天最低可能不会超过-10℃,可以看见大雪 。南北纬50度~55度以上的海洋地区在各自的冬天时的水温会跌至-15℃左右,海平面会结上一层冰,越往两极冰会结的越厚 。
在南极,最大风速可能会达到300米/秒,气温可能会达到-120℃ 。即使在赤道,温度也在10℃徘徊,在热带的回归线附近,也能见到雪 。明朝末期,就发生了一次冰河时期,然后,明朝亡了!
而冰川世代,是非常可怕的,大约在距今约70万年前,就发生了一次,持续了好几千年,北京人凭借智慧,抵抗过去了 。在冰川时代,即使在赤道,也依然会暴雪纷飞,气温骤降40多摄氏度,地球会变成一个冰球,产生一个冰球效应,越来越冷 。人类更难生存 。
气候变暖和冰河世纪一部分的产生和人类也脱不了关系 。比如现在学生不停的写作业、刷卷子,大家知道纸是由木头做成的,大肆的用纸会导致砍伐过多的树木,树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从而破坏生态系统!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在地球产生一个温室效应,地球越来越热,人类便无法生存!
因此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社会,要节约用纸,还要注意平时的细节,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
小冰河期之所以会发生与今天全球气候变暖是同一类问题 。今天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半人马西蜀3恒星体、西蜀2恒星体、西蜀1恒星体都集聚近临太阳系所致,但在200多年前,当西蜀3恒星体以及西蜀4恒星体、西蜀5恒星体、西蜀2恒星体、西蜀1恒星体这五大恒星体都走到西蜀尘裹质体背后时,我们也称背隐期,这时这些恒星体对太阳系诸天体辐射大大减弱,故地球表面的气温也大幅下降,而现在五大西蜀恒星体都没有走到背隐期,所以地表气温不可能出现小冰河期气温,但近期由于猛烈的火山灰喷事件会使火山灰进入平流层而出现长时间的恒阴无日天象而使地表气温骤降,并会出现六、七月份的降雪事件,此类事件在宋朝和明朝的癸星热期都出现过,凡是中国历史中所出现的六、七月份降雪事件前,必有重大火山喷发生过,而此类事件只是短暂的降温事件,全年气温仍然是偏高,竺可祯先生因为明朝出现六月降雪而认定明朝那一时期为冰河期,他忽略了那一时期火山灰气候效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