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唐】王 维
(图文|善文)
【诗歌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诗歌大意】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
【理解默写】
(1)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中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光落日圆 。
(2)诗人自况,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炼字炼词】
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
答:“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
2.《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香菱对“大漠”、“长河”两句诗的体味是有道理的 。因为大漠之“大”,茫无边际,且无树、无山、无其他景物,更显孤烟之“孤”、长河之“长” 。孤烟之所以“直”,是因为大漠秋季与春末处于高气压中心,晴朗无风,狼烟便直上如缕,显得挺拔;而落日在天地相接之处,更显其圆圆的形状和红彤彤的色彩 。这一“直”一“圆”的景物在大漠无边无际而又空旷荒凉的背景上,构成一幅何等醒目,何等苍劲、雄浑、神奇的画面!且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
【画面意象】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 。傍晚俯首远瞰,落日低垂河面,河水波光粼粼 。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
(答: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 理解王维观猎赏析阅读理解 观猎王维古诗鉴赏
- 山中送别古诗朗读 古诗山中送别唐王维
- 古诗杂诗王维赏析 杂诗唐王维古诗
- 鸟鸣涧的意思全解 鸟鸣涧唐王维的意思
- 竹里馆唐王维这首诗的解释 王维的竹里馆全诗解释
- 王维友情送别诗 王维的送别诗有哪些
- 旧唐书王维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王维传赏析
- 赏析王维终南山 终南山古诗赏析
- 王维的五言古诗大全 王维的五言律诗有哪些
- 这不是普通的风格,这是王维诗里的画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