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是一场用心险恶的绑架阳谋,是众诸侯挟持天子的盛宴( 二 )
\n
在这种情况下 , 西周故地百姓及旧有贵族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王 , 是为周携王 。 此后 , 开启了两王共治天下的时代 。 显然 , 对于这两位王 , 周携王算是正统 , 周平王则是诸侯所立 , 属于篡逆 。
\n二王并立 , 天下诸侯是何等反应呢?
\n一句话 , 各打各的小算盘 。
\n在周平王二年 , 也就是公元前770年 , 周平王在众多诸侯的“簇拥”下开始东迁洛邑 。
\n平王东迁 , 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 , 本质上 , 是一种权利的再分配游戏 。
\n周幽王死后 , 镐京一带的势力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秦国、申国、西周残余 。 这三组势力 , 当属秦国最强 , 所以它对西岐故地虎视眈眈 。 郑国算是一个新兴的诸侯强国 , 晋国此时虽不算太强 , 但是此时的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
\n如果将周天子迁移出西岐 , 弄到洛邑一带 , 对晋、郑而言大有裨益 。 首先 , 东迁后 , 周王室的领地进一步缩小 , 东西不过六百里 , 也就是一个中等的诸侯国规模 。 对秦国而言 , 它就可以顺势占据西周故地 。 所以这三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 便一拍即合 。
\n\n
这事儿 , 本来吧 , 扶持自己的外孙上位 , 申候应该获利最大 , 但奈何申国太弱 , 远不及晋、郑、秦 , 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n东迁后 , 平王日子过得好吗?
\n一点不好 。 被挟持的人 , 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
\n或许是平王东迁没有给东方诸侯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 也或许是那些诸侯对周平王这种“篡逆”行为不耻 , 反正是连续九年没给这孩子进贡了 。
\n这个时候的郑武公 , 也因护送有功 , 被封周朝卿士 , 他便趁机扩大领地 , 周平王又分封了一些土地给他 , 因此郑国变得日益强大 。
\n相对来说 , 晋文侯就有些落寞了 , 虽然同是功臣 , 但是周平王被捏在郑武公手里 , 自己得到的好处有限 , 另外 , 周携王就在晋国旁边活动 , 也算是一大隐患了 。 晋文侯对这二王态度多少有一些模棱两可吧 。
\n周携王又在干什么呢?
\n无论是不是秦人把他们赶出了西周故地 , 反正他们也是东迁了 。 只不过势力依然很小 , 自然 , 他们想获取众多诸侯的支持 , 比如连接燕国、齐国等 , 奈何远水不解近渴 ,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
\n\n
就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了十年 , 晋文侯终于想通了 , 与其得不到周平王的好处 , 不如直接把周携王咔嚓掉吧 , 去掉一个威胁 , 这样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大地盘了 。 周携王在这种情势下被干掉了 。
\n结束语
\n平王东迁 , 本质上讲 , 其实就是秦、郑、晋、申、缯等国对周王室发起的绑架勒索行为 , 说白了就是吃大户行为 , 这不是阴谋 , 而是赤裸裸的挟天子 。 这也是诸侯的力量首次挑战天子 , 从此以后 , 周天子似乎成了玩物 , 被诸侯推来挡去 , 一个“礼崩乐坏”的春秋马上开启了 。
\n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