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千古难寻的良臣 , 一生献奇计无数 , 晚年却被自己主子毒害而死//----
----一位千古难寻的良臣 , 一生献奇计无数 , 晚年却被自己主子毒害而死//----
----一位千古难寻的良臣 , 一生献奇计无数 , 晚年却被自己主子毒害而死//----
荀彧字文若 , 颍川颍阴人 , 初平二年(191年)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 与曹操交谈后 , 被曹操比喻是自己的张良 , 为曹操在数次战役出谋划策 , 并且当曹操遇到抉择的时候 , 为曹操提出了正确建议与意见 , 最终使曹操走向了强大 。 \r\n
\r\n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r\n
1、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东征陶谦 , 派荀彧守甄城 , 主管一切事务 。 当时正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曹操 , 而暗地迎接吕布 。 他一方面派人去报告曹操 , 要曹操紧急回兵平叛 , 另一方面派人到范县、东阿去游说 , 并且积极组织防守甄城 , 为曹操守住当时唯一的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 使曹操不至于丢失自己的根据地 。 \r\n
\r\n
2、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死 , 当时曹操想去先取徐州 , 此时又是荀彧给了曹操一个极其正确的建议 , 荀彧当时对曹操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 , 光武帝占据河内 , 都是先巩固根本 , 以控制天下 。 进可攻 , 退可守 , 虽然有失败之时 , 而终能完成大业 。 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 , 如果不先安定它 , 要把根本放在哪里呢?应立即分兵讨伐陈宫 , 使敌寇不能西顾 , 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 , 节食蓄粮 , 以助军事行动 , 则吕布不难击败 。 如果将军东下多留兵力守兖州 , 那么徐州难以攻克 , 要是将军少留兵力 , 那么容易被吕布、陈宫趁虚而入 , 将军要是在徐州进兵不利的话 , 到时该到哪去呢?虽然本来就有弃彼取此的事例 , 但要取决于衡量当时的形势 , 希望将军考虑 。 ”曹操于是采纳了荀彧的建议 , 抢收麦子和吕布交战 , 最终把吕布赶出了兖州 , 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 , 为后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r\n
3、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 , 当时曹操打算迎驾 , 但是身边有很多人认为山东还未平定 , 韩暹、杨奉自恃有功 , 傲横妄为 , 不可仓猝行事 。 又是荀彧给出了决定性的建议 , 他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接纳周襄王 , 而诸侯像影子一般跟随着晋;汉高祖为义帝戴孝 , 而天下人心归附 。 自从天子遭难 , 将军首举义兵 , 如今皇帝回还 , 洛阳荒芜 , 义士有保护正统的心愿 , 万民怀着感念旧时的哀思 。 如真能在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 , 这是大顺;执最大的公来使天下服从 , 这是大略;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 , 这是大德 。 即使有人抗命 , 又能有何作为呢?韩暹、杨奉哪里值得顾虑呢!如果不及时决定 , 让别的豪杰生出此心 , 以后即使再想这样 , 可就来不及了 。 ”曹操采纳荀彧的意见 , 并任命眩晕为侍中、代理尚书令 。 其后 , 荀彧又向曹操推荐了许多的重要人才 , 如: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等 , 以上人才为曹操建立强大的曹魏政权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 同时也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 哈哈(司马家族最后取代曹魏统一了三国) 。 \r\n
\r\n
4、建安五年(200年)袁绍率大军进攻曹操 , 当时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补给 , 袁绍都占据上风 。 朝中有不少人惊慌失措 , 孔融当时就发表了难以战胜袁绍的言论 , 他说:“袁绍地广兵强 , 有田丰、许攸这些智谋之士为他策划 , 有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任其要职 , 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 统率其军队 。 恐怕难以战胜吧?”这时荀彧对孔融的言论进行一一的反驳 , 荀彧说:“袁绍兵虽多而军法不严 , 田丰刚直而犯上 , 许攸贪心而不正派 , 审配专横而无谋 , 逢纪果敢而自以为是 , 颜良、文丑匹夫之勇 , 一战就可以把他们擒获 。 ”使曹操坚定信心与袁绍一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